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高考最牛班:全班44人全被名校录取 34人进北大清华

发布时间: 2015-07-02 10:51:20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44个学生参加高考,9人被保送清华北大,25人通过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剩下的10名学生全部分数超过600分,加上其他国内名校自主招生的加分,全部能进名校。今年高考,华师一附中高三(28)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最牛班”。

  昨天,班主任盛玲谈起这个班的成绩,第一感觉就是“给这些孩子们上课压力其实很大”。她说,对待这些本身就比较优秀,个性也很突出的孩子,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宽容,“在这个班,不宽容的老师谈不上成功。”

  辩论交锋是课堂常态学生敢于质疑老师

  盛玲是语文老师,对44个孩子的活跃和个性最有感触,对发生在几乎每节课上学生们对知识的辩论和交锋早就习惯了。

  “任何人到我们班听课,都会觉得不像是理科班的风格,更像是文科班,因为学生们太有思想了,几乎每节课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争论,从课内知识辩论到课外,涉及面非常广博。”盛玲说。

  有一节语文课,盛玲讲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代表一种人生的理想,美丽又有点朦胧,有点遥远。”在讲完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后,她这样告诉学生。没想到引来孩子们激烈的质疑。

  “老师,为什么不能真的就是自己追求不到的人?为什么非要是这么高尚的理想?”学生黄琦恒的问题引起了其他同学的附和。“为什么解读一首诗歌就不能从更多的角度?”“诗歌是作者的心绪,为什么我们现在却都要笼统地归一到人生理想上?”一个个的问题让盛玲一时难以回答。最终,在经过一番辩论后,所有人得出的结论是,只要言之有理,就是一种答案。

  类似的情况,盛玲经常遭遇。有一次在讲一篇文言文课文的时候,她把应该读一声的“胜”字念成了现代发音的四声,学生们立刻找了各种资料来提醒她。

  不仅是班主任,高中三年,这个班的所有老师对学生们都非常宽容。“不宽容没办法,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前提下,必须要宽容,一个老师如果不能让学生能够多维度的思考,老师就是失败的。”盛玲说。

  校长每周做人文讲座内容不见得课本里都有

  高三(28)班是理科实验班,一般来说,在很多其他的学校,这样的班级会很注重竞赛和理工科的学习,但在华师一附中,28班有一项长达两年的“优待”:由校长周鹏程每周给他们做一次人文讲座,讲的基本还都是课文外的知识。

  周鹏程是历史学科的老师,不论是出于全面培养孩子的需要,还是从自己专业的看法出发,他一直认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高考考试成绩,甚至更加重要。每周一次的人文讲座,除了出差无法到达课堂,其余时间他很少缺席。

  在一次讲座中,周鹏程给学生们讲到了近代史中的北洋运动,讲“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提出这种观点的思想家魏源到林则徐,再到后来系统引进西方思想的严复等,告诉学生们要“睁眼看世界”。

  “这些内容都不是历史课本里有的,也许很多家长[微博]会认为这些对高考没有帮助,但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这对他们的眼界和思想都有帮助。”在听完周校长的这次讲座后,盛玲很有感慨,也更深地感受到从校长办学思想到学校办学理念方面的独特,“实际上,从理科实验班让我这位语文老师当班主任就能看出,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确实非常重视。”盛玲说。

  从网上骂战到自我反省孩子们慢慢走向成熟

  高三(28)班的学生从入校时起,中考[微博]成绩就都非常优秀,盛玲说,除了教授知识,一个更大的挑战是,怎么教会这些孩子创新性的思维。

  高一新生刚入校没多久,盛玲从设计班徽、班训、班歌这件事上开始让学生们体会创新思维。当时班上有46个同学,每个人设计了一套三件,开始挑选时,所有的学生轮流上讲台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最后全班投票。

  经过三四轮一次次角逐,最终,学生刘茁的“养三年豪气,铸百世锋芒”最得同学们的喜欢,所有同学一致通过。

  “最难得的是,学生们能够通过一些事自省,发现自己的问题。”盛玲说。

  这个班的学生喜欢打篮球。高二时学校举行篮球联赛,因为被其他学生认为是只会学习的“学霸”,很受轻视。在一场比赛中,对手班级请了一名外援,并且打赢了28班,这让本来就不服气的孩子们沉不住气了,和对方班级在校园网上打起了口水仗,闹得全校皆知。

  针对这件事,盛玲在班上开了一次名为“情绪之火烧向何处”的班会,引导孩子们学会宣泄不满的情绪。

  学生武修麒的发言很客观冷静,他分析说:“打口水仗是没有必要的,必须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弱势,我们发现对方有外援时没有及时和裁判沟通,吃了哑巴亏,发现后,自己的班级显得没有对方团结。”这几句话让其他所有同学都哑口无言。

  班会结束后,全班同学的周记竟然都写了这件事,大家一致的结论就是必须正确发泄情绪,不是谩骂,当出现不公平时要及时纠正;当班级有损失时大家要团结。“本来是坏事,结果变成一个反思经验。”对这个结果,盛玲非常满意,也看到了学生们的成熟。

  周鹏程说,不论每一个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就是当一名普通的工人,也应该具备创新能力,能实现自我。而华师一附中的培养模式,就是给予学生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等,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将让学生们受用终生。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龚双林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