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论文总比少了好,有了数量,有了写论文的习惯,再去提高质量,改进写作能力,才算有了基础。
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59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2%的受访者指出现在人才评价“唯论文化”现象严重,69.1%的受访者认为职称评审中对论文数量的硬性要求不合理,66.4%的受访者呼吁改变人才评价“唯论文化”现状,让职称评审回归职业本质。
从数据上看,“民意”一边倒,论文考核似乎成了过街老鼠,但仔细看看,调查本身毛病不少。在职业生涯中最可能遭遇“论文考核”的是“研究生学历的人”,只占了6.5%,而很少甚至根本不会被考核的“大专或高职”及以下的却占32.6%。考核不考核论文,与他们中的许多人何干?他们的想法到底有没有合理依据?
按照网民年龄的大致分布,这些“高学历的人”可能还在学校念书,根本没有经历真正的“论文考核”,充其量不过就是学校要求在读研期间必须有论文发表,因此可能正处于“论文造假高发区间”,他们对论文考核的褒贬,有多少不过是出于个人好恶?
论文及其考核从来就是一件专业活,不仅不写论文的圈外人闹不明白,就是被人逼着写论文的人也不一定明白,所以才会抄袭、作假或者抱怨。论文本质上是个人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除非从来不搞研究,一点没有想法,否则怎么会做了好多研究却写不出论文呢?“工作太忙”根本不是理由,因为越忙越需要研究,研究越多,体会也自然越深,如此有材料却表达不出来,除了实在不会写作,那就只有怠惰可以解释了。不用论文来考核一下,怎么知道你工作用心不用心,创造力有多高?
关于论文造假,“60.0%的受访者归因为当下学术评价体系盲目追求论文的数量和级别,58.0%的受访者归因于论文与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挂钩,44.1%的受访者认为论文造假源于学术氛围腐化,33.4%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论文评审制度不科学,15.4%的受访者指出写论文评职称的人往往没时间搞科研”,更是完全的皮相之论。怎么不见归之于“个人和社会诚信缺失”的?从“地沟油”到“网上假货”,奸商唯利是图永远是第一个原因,难道在论文造假上,当事人都清白无辜得像一张白纸?
固然,迫于考核压力而造假的不在少数。但一则并非所有遭遇考核压力的人都去造假了,就像并非所有生活困难的人都去违法犯罪了,个人如何选择摆脱压力的方式,肯定同个人的道德水准有关,不能无条件宽宥犯错个人的责任。二则面对压力只能采取“造假”逃避的个人多少在能力上有不足之处,别人做得到的,他何以做不到?差距不就出来了吗?
这份调查报告及其调动的“民意汹汹”,其实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痕迹。中国人自古相信“做者不说,说者不做”。会表达的说去写去,干活的人只管干去。其结果之一就是那么多创造发明,因为工匠们既不会说,也不会写,最后失传,更无法形成有逻辑体系的理论科学。传统文化的重大缺陷及其深刻的历史教训,难道不应该引起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强国梦的中国人的自我警醒?
论文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论文则是万万不能的。总体上,多些论文总比少了好,有了数量,有了写论文的习惯,再去提高质量,改进写作能力,才算有了基础。工作不动脑子,既没有想法,写不出论文,还一个劲地抱怨,甚至造假之后还振振有词,那才叫毫无道理。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