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教育热点>基础教育 正文

集体生活催生“家庭生活营”

发布时间: 2015-07-29 13:03:07 来源: 金华晚报 作者: 姚艳霞

  两个星期的集体生活,每天都按时间表进行,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写作业、做家务、玩耍……由一群家长自发组织的家庭生活营,成为十来个孩子暑假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段。

  这些孩子,就像一家人一样住在一起。他们都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开学后上五年级或六年级。有的一开始是在父母要求下勉强参加的,后来和其他小伙伴培养了感情,舍不得分开;有的在家里很懒散,在生活营中受到约束,生活变得有规律;有的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生活营中要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活营带给孩子们的体验,非常丰富。

  小豆:

  和小伙伴在一起,做什么都开心

  小豆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很少让父母操心。不过暑假期间,他难免会放松一点。他妈妈说,一放假,他的起床时间就明显延后,早上8、9点才起床。自从参加生活营,他又恢复了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9点半睡觉。

  家长帮孩子们制订了详细的时间表,吃饭、写作业、午睡、吃点心、休息、自由活动、外出玩耍……每项安排都有固定的时间。因为有计划,时间利用率高,小豆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他说,和小伙伴在一起,做什么都开心。这么多人一起吃饭,感觉饭菜特别香;做作业时,更容易集中精神;外出玩耍,更是有伴,玩得特别尽兴。

  有时候天气不好,外出玩耍就改成在家看电影。看什么电影,选择权在家长手里。家长一方面考虑其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考虑孩子们的喜好。小豆说,像《阿甘正传》《小鬼当家》《叫我第一名》等电影,他都觉得很好看。不过,也有几部电影不合他的口味。

  暑假里,小豆报了一个英语兴趣班,一个星期上一次课。一天下午,生活营的小伙伴们一起去踢足球,刚好和他上兴趣班的时间冲突。他平时很喜欢踢足球,但那次错过了机会,他为此郁闷了半天。幸好,其他活动他都没有缺席,他非常享受这样的集体生活。

  小涛:

  生活营很好玩,觉得自己进步了

  去年,小涛也参加过生活营,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这次生活营结束的时候,家长安排了一次聚会,还买了一个大蛋糕,孩子们表演了好多节目。聚会时,大家还开开心心的。到了离开的时候,小涛鼻子一酸,忍不住哭了。他说:“生活营很好玩,我都不想回去了。”

  小涛特别喜欢游泳。有一次,生活营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游泳,大家还在泳池里打水仗。这给小涛留下了快乐的回忆。

  在学校里,小涛有点顽皮,有时上课也不专心听讲。而在生活营中,每次做作业时,他都挺认真的,字也写得比以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也不知道,好像不知不觉就变得认真了。”“这种状态以后能保持下去吗?”“我会努力的!”

  参加生活营之后,小涛认为自己最大的进步是懂得为别人着想了。“以前玩的时候,我都只顾自己。在生活营中,我当了小组长,外出的时候要负责任,不让组里的其他人乱跑。一起学习的时候,我还帮他们拿书。”

  对于小涛的进步,他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说:“儿子参加生活营,跟其他孩子在一起操练,比他一个人待在家里好多了。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让他参加。”

  家长:

  两个星期,感受孩子们的成长

  这样的生活营,不收一分钱,纯粹是家长之间的互助。有的孩子妈妈是家庭主妇,相对空闲,就当起了厨师;有的孩子外婆是退休老师,就承担起课业辅导的责任;还有的家长则抽空带孩子们出去运动,比如打羽毛球、踢足球、游泳等等。

  家长组织这样的生活营,主要是觉得放暑假了,如果让孩子一个人在家,一方面担心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担心孩子整天与电脑、电视为伴,虚度时间。倒不如过过集体生活,一起吃饭、写作业、玩耍,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面对孩子们的不足之处,家长会有一些应对的小招数。比如有一次,家长烧了大排,有的大块一点,有的小块一点。开饭时,家长问:“谁要大块一点的大排?”一个特别喜欢吃肉的孩子大喊:“我要我要!”结果,家长就挑了一块小的给他。一开始,他嘟起嘴,不开心。但家长并不迁就他,而是耐心地引导。慢慢地,孩子懂得了谦让。

  还有个孩子不喜欢运动,但是生活营每天有固定的运动时间,每个人都必须参加,大家一起出去,一起回来。一开始,他很不情愿地去了。结果,不良情绪过去之后,他也玩得很开心。

  小豆妈妈说:“两个星期下来,感觉孩子们长大了许多。比如改变了自私、挑食、孤僻等毛病,能够自己洗碗、洗衣服、整理书本、收拾房间,待人接物也更加成熟。”不过,她觉得,如果生活营的时间能更长一点,那样会更好,好习惯也能够稳固下来。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沈颖洁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