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有钱没时间,有闲却没钱?带薪休假,需过几重门

发布时间: 2015-08-18 09:04:0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休不起假

  对中国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工作-赚钱-消费-工作”的生活模式根深蒂固,要转变公众休闲意识,就要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带薪休假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是也要注意不同人群,应该不同对待。所谓带薪休假的落实,其实主要针对的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而个体经营者、出租车司机、农民等是不包括在内的。因为原则上他们是可以随意安排自己休假的时间。而这些群体限制休假的主要因素则在于经济条件有限,属于带薪休假中的弱势群体。但是对于这些低收入者,他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休不起假,而农业劳动人口则是即使休假也“无薪可带”。当然,尊重他们在休息权和事业发展方面的自我选择,无可厚非。而实现其自愿休假的关键在于改善生存的环境、提升收入水平。

  特殊群体实现带薪休假,则需依靠制度的完善。如出租车司机等公共服务群体可弹性休假或轮休,非运输高峰期休假延长或经济补偿。工作季节性强的群体,如农民、林业工人等,由于每年已有相当长的闲暇时间,可作为带薪休假制度最后惠及的人群或从农业政策、农业补贴中增加此项。

  当前,我国各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各个企业业务性质也不同,带薪休假制度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全行业一步到位。解决这一类问题不能一刀切,可以在部分地区和企业先试行一步,再逐步跟进、完善。

  让“纸上的馅饼”变成一种权利

  带薪休假制定在我国早已落实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落实得并不好。人社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带薪休假落实率只有50%左右,而落实带薪休假比较好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像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则落实较差。

  而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收入水平有限,社会保障制定不够完善。百姓们为子女教育、家庭购房、医疗养老等问题所累,有钱不敢花。真正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还是要扩大就业,提高人民收入;其次就是要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让人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然后,就是要引导消费,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观念;最后就是要完善法律制度,逐步强化社会各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

  当然,除了完善法律法规的政策,还要规定被侵权者的救济措施以及对侵权者的惩罚措施。制定对违反带薪休假规定单位的惩处。同时,还要继续在《劳动法》、《旅游法》中制定带薪休假的实施细则,使人们真正享有这个权利。无细则,带薪休假就只能停留在纸上,无法落实到实处。

  政府的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等应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带薪休假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依法处罚的同时,可利用媒体向社会大众公布违规企业名单,利用公众监督和舆论力量开展工作。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龚双林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