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首都大学生采访团:传承抗战精神我们不可缺位

发布时间: 2015-09-02 08:49:11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作者: 欧兴荣

  站在昆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西南联合大学博物馆展厅里,陈陆淼思绪万千。这位清华大学的在校工学女博士,看着一幅幅展览的旧照,仿佛穿越到七十年前,老校友、老教授们在这西南边陲刚毅坚卓、砥砺歌行的情景。

  陈陆淼此行,是与首都及部分京外院校的37名在校大学生一起,组成首都大学生采访团,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由北京出发,坐火车先后抵达长沙、昆明,重走西南联大之路,再北上延安,抗大寻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在采访团启动仪式上表示,此次活动“就是让学脉永远相承,让西南联大精神和抗大精神薪火相传。”

  感受历史的凝重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在日寇南侵的危急关头,清华师生共赴国难,举校南迁,与北大、南开先是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旋即日军炮火再逼近,无奈西迁昆明,组成后来享誉世界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采访团的首站选择了长沙。

  在由岳麓书院绵延而来的湖南大学,采访团亲眼目睹了当年被日军炸得只剩数根石柱的图书馆遗址。据校史资料,70多年前,这所千年学府历经日军五次轰炸,烈火冲天,生灵涂炭,师生罹难,古迹碎为瓦砾、校舍几尽崩颓。

  坐在70年前对日受降的会议室里,听着专家讲述长沙临时大学的历史,采访团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凝重。

  同在岳麓山,与湖大相隔不远的中南大学本部,70多年前正是西南联大前身——长沙临时大学所在地,数年前该校施工建教学楼时,拆旧墙挖地基,竟然挖出了三枚近一米长未爆炸的日军空投炸弹和多枚迫击炮弹。

  82岁的原中南工业大学基建处副处长姚诤,指着埋有未爆炸弹建起的纪念碑,气愤地告诉采访团,“这就是当年日军轰炸长沙临时大学的铁证,把目标对准平民对准学校,企图摧毁中国的文化传承和知识青年,其心可诛!”

  据中南大学前身之一的湘雅医学院的校史资料,湘雅学子曾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手段,最早确认与揭露日军在湖南常德发动细菌战之罪行,看着校档案馆展示记录日军暴行的一幅幅旧照,同学们默然侧目。

  那一刻,同学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姚诤老人话语的分量:“同学们,要为中华崛起,民族富强而读书奋斗,落后就要挨打,建设中华的未来重任就靠你们了!”

  穿越时空的力量传承

  结束长沙行程,采访团马不停蹄坐火车来到昆明。抵达时正是凌晨,顾不上舟车劳顿,团员们稍微洗漱就赶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的西南联合大学博物馆,参观旧址,凭吊烈士。

  坐在西南联大的“铁皮屋,茅草房”教室,同学们在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全带领下,齐声高唱《西南联大校歌》,“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歌声穿越时空,在70年后的今天还充满力量。

  尽管当年西南联大办学条件艰苦,设备简陋,但在振兴国家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支配下,联大师生在被日军摧毁的残垣断壁前依然精神不倒,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赞歌,8年多时间里,培养了大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顶尖人才,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西南联大史研究专家吴宝璋总结说,西南联大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刚毅坚卓”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一种现代中国的新的道统:爱国、民主、科学、创新。

  忆昔抚今,陈陆淼作为一个清华人,骄傲之情油然而生。随着国富民强,她深知西南联大已无法复制,但对比衣食住行等,她发现当今清华园与当年西南联大有某些相通之处,背后也许就是那种传承的精神和力量,愈久弥坚。

  徒步寻访联大教授故居

  在昆明采访的第二天,采访团进行远程徒步采访,从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出发,寻访当年联大几位教授故居,当年教授们几乎都分散居住在昆明郊区乡下,离西南联大校本部路途遥远,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教授们往往去一趟学校上课需花好几个小时。此次徒步,让团员们深切体会到教授们当年之苦,两个多小时,上坡下坡,九转十八弯,近10公里路程,让不少团员感觉到阵阵的脚踝酸痛,而当年教授们在这条路上坚持数年之久。

  在华罗庚、梅贻琦、周培源等人故居,采访团发现修葺保护得很好。但在西南联大教务长潘光旦故居,破败失修的现象让人吃惊,据吴宝璋介绍,因种种原因,潘光旦故居至今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在是一所民房,缺乏修葺和打理,风吹雨淋,已沦为危房,并被周围新盖的高楼所包围。

  潘光旦是清华百年历史上,与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等一起并称的四大哲人之一。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之一。他身残志坚,拖着一条断腿,去美国刻苦求学、回国后严谨治学,当年曾两度出任西南联大教务长。旧居破败凋敝如斯,令人唏嘘。

  凑巧的是,采访团在参观潘光旦故居时,恰逢国务院公布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之际,西南联大旧址位列其中,作为西南联大历史的一部分,潘光旦故居不知道是否能借此契机列入文保单位名录,这也是采访团一直所牵挂的。

  延安寻根,传承抗战精神不缺位

  如果说西南联大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史、一部文化传承的苦难史,一部兼蓄并收的大学史,则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延安大学和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则是一部抗日斗争史和革命建设史,其培养并输送了大批抗日军政干部和技术人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和革命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采访团在重走西南联大之路结束后,坐火车北上延安寻根。因为大雨,不好同学被淋透了,当天还遭遇火车晚点,花了近40个小时才到达延安,但同学们毫不介怀,用中国政法大学张冉同学的话说,当年也有不少联大的师生北上延安,跋山涉水要走好几个月的时间,“相比他们,我们今天要幸福多了”。

  在延安,不少同学发现自己的母校竟发源于此,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延安城北的鲁迅艺术学院纪念馆,则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曲学院等高校的“母体”,这让不少同学直呼“回娘家了!”

  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团员们被大门外铭刻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所吸引,采访团看到大批耳熟能详的中共抗战先辈,也对中国共产党当年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延安大学党委副书记田伏虎带队迎接采访团的到来,他一再强调, “当代大学生,对中共抗战史、教育史了解不多或不够深入,希望通过你们的采访,更客观全面的记录那段历史,报道那段历史,更好的传承我们的抗战精神。”

 

  此次首都大学生采访团活动由北京市教工委和人民网共同主办,历时10天,途径十多个省市,全程6千多公里,采写了近百篇稿件,行程紧凑,采编工作密度高,并通过人民网、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出去,受到良好的反馈。

  有网友留言:“这支采访队伍中,绝大部分都是90后,从一出生就被冠上了‘垮掉的一代’封号。但是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凭借着信念和毅力不断前进,我发现并认识到中国的年轻人并没有如大家说的那样‘垮掉’。”

  在延安举行的采访分享会上,陈陆淼说,作为学生记者,虽不专业,但所记所拍所摄都发自内心,代表新一代学生的眼光和态度,“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我们不可缺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龚双林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