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分级管理让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换新颜

发布时间: 2015-09-25 14:34:28 来源: 浙江教育报 作者: 记者 陈蓓燕

  “原来的白墙壁上多了一幅幅生动的漫画,教学楼边上新添了好几棵小树,路灯装饰得如同彩虹一般,我们的学校真是大变样了。”新学期开学,家住义乌市大陈镇的学生小金一踏进校门,就被修缮一新的校园深深吸引住了。

  小金就读的学校名为义乌市振华小学,是一所专门招收新义乌人子女的学校,共有在校生约900人。记者看到,尽管学校面积并不算大,却干净整洁,五脏俱全。既有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电脑室等专用教室,也有能同时容纳300人就餐的餐厅,每间教室都按照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装上了20盏节能灯、牢固的不锈钢护栏等。

  “就在去年上半年,学校一度因校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被责令关停,多亏了市里出台分级管理制度,给了学校一次重生的机会,也为我们今后办学指明了方向。”振华小学举办者之一乔涵涵告诉记者。

  乔涵涵口中的分级管理制度,是义乌市教育局联合该市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于去年正式发布的。据该市教育局高职成教科科长贾剑峰介绍,随着经济发展,新义乌人子女入学的数量越来越多,且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度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出台了分级管理制度,就是希望优化新义乌人子女的就学环境,整体提升这部分学校的办学水平,让新义乌人子女在异乡都能‘上好学’,从而全面消除薄弱学校,促进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贾剑峰说。

  三部门在参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相关政策,并多次征求学校、教师等的意见后,最终按办学方向、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安全管理与后勤保障等6个方面制定出了63项考核指标,分为A、B两级标准,并设立了“一票否决制”。通过等级认定的学校将获得相应的财政补助等。同时,该市教育局对这些学校实行动态考核,每年一次,达不到标准的自动降级,学校如连续两年未通过等级认定的,则将被责令停止招生。

  要么办好,要么关停。正是在这股动力与压力并存的力量推动下,振华小学率先“动”了起来。在市教育局和大陈镇政府的帮助下,学校于去年9月进行了整体搬迁与改建,从教学楼的设计到校园文化的布置,从重建厕所、食堂到新辟一块绿化带,从安装监控设备杜绝校园安全隐患到班班配备多媒体,大半年来,校园面貌可谓翻天覆地。在今年进行的分级认定中,该校被认定为B级,一次性获得了市财政给予的10万元奖励,同时收费标准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孩子们喜欢来学校,家长对我们的满意度也日渐提升,我们感觉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乔涵涵说,为了提升办学质量,学校还专门从安徽聘请了一位退休的资深校长前来担任教学校长,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同样一度面临关停境遇的义乌市星光小学也是分级管理制度的受益者。这所原本和邻近工厂共用一个大院、同一扇大门进出的学校耗资百万元,推平了紧邻学校的一个山坡,重建了学校大门,并开辟出了一块超过2000平方米的空地,新建了塑胶跑道操场、排球场、厕所和食堂。“现在,学校既有了体育锻炼的场所,也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学校创办者之一、来自安徽的郑中原对记者说。该校同样也通过了B级认定,获得了相应的奖励和补助。就在不久前,学校还为教师宿舍新安装了热水器等设施,让他们得以安心施教。“当初办学校只是单纯为给外来务工者的孩子提供一个上学场所,但对如何办好教育心里却没什么谱。现在有了63项指标,让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郑中原还说,分级管理制度中规定,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教师的培训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这大大推动了学校从硬件升级向内涵发展的跨越。

  记者了解到,目前义务教育段在读的新义乌人子女共5.3万余人,其中一半就读于公办学校,一半散落在各新义乌人子女学校。“分级管理办法为所有新义乌人子女接受普惠性义务教育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接下来,我们还要帮助这部分学校提升教师素质,开展一些专门针对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教师的培训。”该市教育研修院培训部主任朱樟清说,他们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训600名新义乌人子女学校教师,并逐渐在每所新义乌人子女学校建立校本研修制度。

  今年4月,省民办教育协会年会在义乌市召开,与会代表们对义乌这项分级管理、按级扶持新义乌人子女学校的政策大加赞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黄新茂对此也表示,此举在省内属于首创,使就读这类学校的学生有望沐浴公共财政的阳光,让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民工家庭也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毛旭倩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