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幼儿园老师让我们回家多看看新闻。”
“哦,那是好事啊!不要总看动画片,新闻也很有营养呢。”
“可是,妈妈,我看不懂!”
“……”
这是前几天,我和6岁儿子的一段对话。这个学期,我儿子在市区某幼儿园上大班,老师布置他们一个家庭作业———回家看新闻,了解国家、社会大事。我觉得这个作业挺好的,不过儿子的话也让我有些苦恼,毕竟他还小,看不懂新闻。
“儿子不懂新闻,那么就要由我这个妈妈来陪他看新闻了。请问,我该怎么和孩子讲新闻呢?”昨天,市区家长“羊羊妈”向记者咨询“如何陪孩子看新闻”。
确实,对孩子来说,和动画片比起来,时政新闻一点也不好玩、好看。那么,当家长的该怎么陪孩子看新闻、说新闻呢?记者采访了市区一些家长和老师,听听他们怎么说。
家长说:陪孩子看新闻有讲究,引导最重要
“布拉格”是市区一位妈妈,儿子目前在读初中。“我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我儿子也在家天天看新闻,还和我一起讨论怎样预防地震,怎样去捐助等,新闻画面时刻揪着我孩子的心。”“布拉格”说,当时儿子在读小学一年级,自从看了这些新闻后,成长了不少,开始关注社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家长范许平认为,好的新闻可以带来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不适合孩子看的新闻,比如谁又杀人了,哪里又打起来了等。范许平的儿子今年还在上幼儿园,她会陪儿子看《新闻联播》。说是陪孩子看新闻,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给儿子讲解。“他自己还看不懂,不过很喜欢听我说新闻。现在,他知道了‘一带一路’,知道了‘钓鱼岛’。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一定要了解事件的具体过程,关键还是引导他通过新闻去了解社会,去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我发现,每天央视的《早间新闻》和《晚间新闻》,播的就是一些不错的新闻,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多看看,视野会变得开阔起来。”这是市区家长、网友“陆小船”的建议。
建议:看新闻好处挺多,但也不要勉强
本报家长圈网友“向幸福出发”是一名初中生家长,他说:“女儿进入初中后,学习很紧张,基本不看电视,只有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打响时会看一下。这个学期,她居然主动提出每天要看半小时的《新闻联播》,理由是班上有不少同学在看,知道的事情比她多。听了女儿的话,我觉得这是我的失职,一直没引导她去看看时事新闻。我答应她,每天都可以看新闻,而且我会陪着她看。其实,我一直喜欢看新闻,后来怕影响女儿学习,就不看了。”
所以,“向幸福出发”对女儿说,她可以一直看到中考前一天,如果看新闻时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多问他。前几天,女儿问“波音737是什么”“CEO是什么”,这更让“向幸福出发”觉得,得让女儿多看看新闻。“小学时,她对我看新闻有些反感,因为不爱看,最喜欢看的就是动画片。所以,现在她自己提出要看新闻,真是不小的进步。”
其实,每天陪孩子看新闻,或者说孩子陪大人看新闻,是让孩子了解世界的一个好方法。“看的时候,交流一下,既增进了亲子感情,又开阔了孩子和自己的知识面。每天半小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国内、国际大事尽收眼底,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前提是孩子要喜欢看,如果他不喜欢,你强迫他看,或者把看新闻当作一个任务,天天要求孩子完成,就很难讲有什么好处了。”还有一位家长认为,要是孩子哪天特别累了,或功课多,不愿意看,千万不要强迫他看新闻。
这个方法,不妨试试———
买个地球仪和孩子“说新闻”
针对“羊羊妈”提出的“如何陪幼儿园孩子看新闻”,记者咨询了金华市名师、中学语文老师邵金生,他给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
“你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地球仪,最好是大一点的,能够让孩子清楚地看到每个国家的国名。接下来,就和孩子守在电视机前,把地球仪也放在你们面前。这几天,习主席在访问美国,第一站是美国的西雅图,看到这个新闻,你就可以指着地球仪告诉孩子‘美国在哪里’‘西雅图在哪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还有‘一带一路’,有了地球仪,你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它的含义了。”邵金生说,陪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的孩子看新闻,一定要说得具体一些,最好能借助实物,孩子就会感兴趣了,而且通过家长的“说新闻”,孩子的眼界开阔了,知识面广了,还具有了国际视野,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