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中国大学生平安夜用“水果贺卡”传递祝福

发布时间: 2015-12-25 09:41:04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 孟含琪

  24日夜晚,正在寝室玩游戏的中国吉林大学学生关鹤达听到一阵敲门声。打开大门时,他收到了一份包装精致的“水果贺卡”。

  “您在中山大学读书的朋友为您送上平安夜的祝福,祝您学业顺利,开心快乐。”当关鹤达听到志愿者转达的祝福后,一向腼腆的他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像这样来自南方城市的大学的订单有很多。”活动组织者、吉林大学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陈宇说,这几天,他与环境保护协会的100多名志愿者一直忙着采买水果,制作包装礼盒,就等着在平安夜里把一份份惊喜送给同学们。

  在中国,平安夜里为亲戚朋友送上一个苹果已不新鲜。但在水果上画上图案或写上文字,由志愿者传递到相应同学手中,这样的“水果贺卡”仍不多见,却正在中国不少高校兴起。

  “水果贺卡”是由香港环境保护协会2007年发起,是在大学生间推行的绿色公益活动。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下订单以后,由负责协会汇集本校已收到的订单信息并购买水果派送。

  该项目提倡同学们减少纸质贺卡的使用,用水果来传递绿色祝福。据了解,今年中国有近600所高校参与该活动。

  吉林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志愿者周振昊说,志愿者义务为校内500多名同学派送“水果贺卡”。“派送时看到大家惊喜的笑容,我也很快乐,这也是我送给自己的平安夜礼物”。

  周振昊刚刚派送了一个“豪气”订单,将30个精心包装的苹果交给了行政学院的孙欢。看着桌上摆满了成堆的苹果,孙欢显得特别激动。

  “真没想到能收到这样特别的礼物。以前同学间邮寄纸质贺卡,常常会延期收到,又不环保。相比之下,‘水果贺卡’更给力。”她说,“一会儿拍完照,我就把水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陈宇说,由于活动是传递绿色祝愿,连水果的包装都采用可重复利用的盒子,平时可用来装些小物件,也可回收再利用。

  “通过‘全国订单、当地采购’的模式,我们极大地节省了物流成本,每个订单只要五元钱,志愿者也是义务派送。”陈宇说,“志愿者们很乐意给别人传递惊喜和快乐。”

  “我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收到纸质贺卡了。”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团委书记温卓说,“水果贺卡”不仅环保,又符合当前倡俭治奢的社会氛围,这样的活动我们会一直办下去。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龚双林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