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乐清版“中国合伙人”:3个大学毕业生合伙卖面包

发布时间: 2016-04-08 16:39:19 来源: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作者:

来帮忙的朋友在制作面包。
龚亚兰正在将刚刚磨好的豆浆倒入杯中。
谢鹏黑色运动鞋沾满了面粉。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4月07日讯他们的手上长着一层老茧,她们剪去了自己心爱的长发,当别人还在梦乡中时,他们已经起来忙活了……在乐清,有三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创业卖起手工面包(乐清当地称“面包”,就是温州人吃的“实心包”)。半年来,旁人觉得他们“自讨苦吃”,但他们认为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蹭蹭”上涨的面包销量,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创业之路都有哪些酸甜苦辣?今天,三个小伙伴跟你分享背后的故事。

  为了让口感更好他们“把面包当饭吃”

  谢鹏、龚亚兰和郑静是乐清人,在高中时认识,关系一直很不错。去年,他们去丽水游玩时,发现一位阿姨做的面包特别好吃,便跟她学起来。后来,谢鹏听在食品检测部门工作的朋友说,超市面包检测结果不太好,于是萌生了自己做健康面包的想法。

  去年9月,三人一拍即合,在乐清一小区租了个房间,踏上了创业之路。他们的创业资金仅5000元,光租金就用去了一大半,创业比他们想象中的要辛苦得多。“一开始都在研究面包的口味。”龚亚兰说,为了让口感更好,他们三人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啃面包”,有段时间看到面包就有些受不了。正是因为“把面包当饭吃”,他们的品种从最初单一的红糖面包,又陆续增加了红枣、南瓜、核桃、黑米等不同馅料的面包。

  不仅如此,团队还要面临市场的考验。“刚开始我们拉着保温箱出去叫卖,哪里人多往哪里走,也经常‘扫楼”发传单宣传,鼓励微信下单。”龚亚兰说,推销经常碰壁,有时候一天只卖出三四十个面包。但顾客的“点赞”,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他说,曾想放弃但熬过来一切都值了

  谢鹏、郑静、龚亚兰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站在菜市场卖面包时,会招来各种眼神,有人会直接摇头说“大学白读了”。而他们身边的有些朋友也不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累。不过也有支持的声音,90后女生“二筒”说,她很佩服三人的创业坚持,能用业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毕竟梦想是靠行动,而不是嘴上说说。

  “我们每天就睡四五个小时,一边要上班一边要创业,真的很辛苦,说没想过放弃那肯定是骗人的,但熬过来后,觉得这一切都值了。”谢鹏说,半年来,他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学会了承担和面对。“没有有压力就不会成长,这是很好的历练。”龚亚兰说。

  怕父母担心,郑静至今还瞒着他们创业一事。“我经常跟父母说晚上要加班,父母觉得我很累,说女孩子应该安稳点,但我有自己的想法。”郑静说,不管以后怎样,这段经历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今,他们准备将资金积累起来用来扩大规模,开一家实体店。辛苦的时候,他们也会开玩笑:“将来若是上市了,我们就是‘中国合伙人’”。

  姑娘剪去长发男生的裤子总是沾着面粉

  为了节省时间,两个女生狠心把及腰的长发剪掉。“没办法,洗头发太费时了。”郑静笑笑说。以前的她跟同龄女孩一样,爱穿裙子、爱给头发做造型、爱出门逛街。现在的郑静,手指出现老茧,作息颠倒,大多素颜出门。

  因为长时间和面,谢鹏的手上也起了一层茧,手指上有一条条长短不一的裂痕。“做面包衣服很容易沾上面粉,去上班又来不及换衣服,同事老是笑我没换裤子。”谢鹏边说边拍了拍西裤,但看起来没什么用,面粉还在。他脚上穿的黑色运动鞋也是灰灰的,“这已经是最干净的一双鞋了,我还特地擦过。”谢鹏不好意思地说。

  谢鹏平时晚上7点睡觉,次日凌晨1点去和面。但工作有时需要值班到深夜12点,那样他一下班就要直接去和面。“时间挤挤都会有的,只是夜生活这个东西,已经离我很远啦。”谢鹏打趣道。

  有舍才有得。经过半年努力,他们的面包销量有了很大提升:从最初的几十个到如今每天固定六七百个。有时一天接单1200个面包,三人都是通宵赶制。

  作息表(基本无休)

  凌晨1点:谢鹏先到,开始和面

  凌晨2时:郑静出现,将面团切块定型、发酵,再开始蒸

  凌晨4时许:第一笼面包蒸好出炉

  凌晨5时许:龚亚兰推门进来,开始煮黄豆,打豆浆

  凌晨5时50分许:

  出门卖面包

  早上8点:谢鹏和郑静各自回到工作岗位

  下午:龚亚兰去单位上班

  晚上:龚亚兰下班后会将第二天的材料准备好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张姚瑶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