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4月26日讯 (记者陈丽丽通讯员叶萌)今年三月,是浙江省教育厅推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意见的一周年,在这一年时间里,全省众多学校进行着课改,有的学校已经做得初具规模。比如,省教研室附小推出的“YOYO入学课程”、卖鱼桥小学的社会实践周,又如翠苑二小的“杉宝育宝”科学拓展课程。
学校孵化的小鸡学生来认养
周一下午,记者来到杭州市翠苑二小,体验备受孩子们喜欢的陶苑科技馆。郑维庆老师,是学校科学教研组组长,对科学教学充满着热情,他一个人带了三个科学社团,乐此不疲。学校的陶苑科技馆就是他和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科学系列拓展课就在这里展开。
一走进陶苑科技馆,就看到一旁的蚕宝宝孵化箱,箱子里的蚕宝宝正品着美味桑叶;再往里走,摆放的各种科技作品琳琅满目;靠窗摆放的几个大箱子酵素,是郑老师的“宝贝”。“桌上这三个箱子,就是微型孵化器,今年孵了三批小鸡,最近一批鸡蛋已经开始破壳了,这两天就要孵化完成了。”说着,郑老师指了指箱子上的温度,孵化小鸡需要恒温控制,还要定时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这些工作,学生们会分工来做,记录本上还有孩子们的记录。”
孵化小鸡,是学校生命教育课程中的重要一课。“每次孵化好的小鸡,就会有学生带回家养,在养小鸡的过程就是让孩子们感受生命变化的过程。”郑老师说,考虑到用于孵化的鸡蛋比较难找,在寒假前就布置给孩子们了,新学期上来,不少同学是从老家带来了鸡蛋。
鸡的寿命究竟会有多长?
这时,几名刚放学的四年级学生来到了科技馆。说到养小鸡,这些孩子们就有说不完的话。“我每天给小鸡喂泡过的小米。”“我家种了青菜,让小鸡吃青菜和菜叶上的小虫子。”“我喂小鸡吃大米,我还去找蚯蚓喂小鸡。”
当我问到平时怎么管小鸡时,四(1)班的夏正烨可起劲了:“小鸡跟我可好了,每天我回家,它就一直‘叽叽’地跟在我脚边。”四(2)班的杨镇玮也兴奋地来补充:“最夸张的是,它还躲到沙发下去了,我和同学一起趴在地上,好一会才把它弄出来!”……
可是,在养小鸡的过程中,也有难过的时候。郑老师说,有只小鸡出壳没多久,就夭折了,这让孩子们伤心了很久。对于鸡能养多久,他们七嘴八舌,有的说一年,有的说三年,也有的说五年。“看看鸡的寿命有多长。”这正是郑老师布置给孩子们的任务,所以孩子们想着法子要把小鸡养好。
其实,孵化小鸡的工作非常复杂,最有挑战性、最有技术性的工作就是鉴别鸡蛋的孵化情况,及时剔除不能孵化的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老师布置每天一个闪课和阅读作业,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一分钟闪课。科学老师用微视频的方式,讲解小鸡孵化知识,生动有趣,学生们追捧的热情超过了女家长们追韩剧的热衷程度。
孵化小鸡,是学校课内拓展课程中的“杉宝育宝”生命教育拓展课。“生命教育,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课程项目。”郑老师介绍,四年级学生参与孵化小鸡,三年级养蚕宝宝,五年级培养蘑菇,六年级体验显微镜课程。
学校的科学课很丰富
翠苑二小的科学课,是在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推出了拓展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分为课内拓展性课程和社团课程两大类。其中,“杉宝育宝”生命教育拓展课、“双微”促探究家庭实验室课是课内拓展性课程;而陶艺科技社、都市小农夫社社团、未来工程师社团和“生活工厂”实验社团等科学社团也备受欢迎。
像“生活工厂”实验社团,除了制作手工皂,最近出品的润唇膏很受追捧,老师们都觉得比市面上买的润唇膏更好用。
学校的楼顶是“小农夫”乐园。最近已经种了各种水果蔬菜,葡萄、西瓜、番茄、茄子、葫芦等。蔬菜水果成熟时,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更有家长纷纷来“抢购”。
“有几个男生,有点调皮的,但自从小农夫乐园开起来,每天早上他们一到学校就会来这里给植物浇水、除草,很热心。”翠苑二小校长朱庆芳表示,有孩子们自己动手参与的活动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