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教育热点>大学 正文

没红绿灯的路口“哨子爷爷”站30年:望能早日"下岗"

发布时间: 2016-07-29 13:53:50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龚大伯在路口疏导交通

  慈溪市二灶潭路与周塘横路交叉口,每当堵车时,都会出现一位疏导交通的白发老人,当地人都称他“哨子爷爷”。

  老人名叫龚岳堂,今年79岁。30年来,他就是这个小小路口的红绿灯,风雨无阻。

  看见家门口堵成一锅粥

  他放下生意站到了路口

  二灶潭路与周塘横路交叉处,是一个不规则的T字路口,仅能容纳两辆汽车交会。但这里又毗邻市中心,周围有农贸市场、医院、学校、政府机关,交通繁忙。

  龚岳堂老人的家,就在附近的河角村。1986年从慈溪工具厂病退后,他在村里开了一家杂货铺,离路口只有30米。

  当时,这一片轻纺业很发达,往来的自行车、三轮车、货车很多,几个方向的车子汇聚到这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经常发生拥堵。

  每天早上龚大伯杂货铺一开门,就会看见十字路口乱成一锅粥。有一天,热心的他坐不住了,放下店铺的生意,到路口当起了义务交通疏导员。

  为了指挥方便,龚大伯还买了一个哨子,从此这成了他的标志。

  “我最初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孩子上学别迟到,大人上班别耽搁,病人能及时看病。我反正也是闲着,能给大家帮点忙也不错。”

  30年里,龚大伯的白发越来越多、腰越来越弯,通过路口的车子也换成了小汽车、电瓶车,但唯一不变的,是他的哨声。

  默默坚持了30年

  他希望自己早日“下岗”

  7月25日中午,气温接近35℃,龚大伯拄着三脚拐杖,又站到了路口。

  不久前,老人的腿受了点伤,但他还是坚持出来疏导交通。

  熟悉的哨声又响了起来。“慢点慢点,直行的先走,转弯的稍等一会儿。”龚大伯一边说,一边比划着交通手势,看起来非常专业。

  这些手势,都是他在大街上向交警学的。

  “刚开始他这么干的时候,不少人觉得他多管闲事。后来觉得他坚持几年,已经不容易。没想到会坚持这么多年。”附近居民对钱江晚报记者说,老人常常在路口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让人又感动又敬佩。

  在漫长的岁月里,龚大伯一直默默地做着这件事。直到10年前,一个路过的网友拍下照片,他的事迹才慢慢为人知晓。

  2013年,龚大伯当选了“感动慈溪年度人物”。

  对于这些赞扬和荣誉,龚大伯笑着说,自己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事,“其实很多交通拥堵,都是人为堵出来的,如果人人都做到文明行车、相互礼让,那我也可以光荣下岗了。”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