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多所大学推出"跑步打卡" 学生质疑"纳入评优"

发布时间: 2016-08-02 08:58:00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15年10月23日,北京某高校,学生在操场上排队打卡跑步。新京报记者浦峰摄

  近年来校园长跑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体质问题持续引起社会关注。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将对2016级本科生的课外锻炼实行运动打卡考勤,未完成规定次数,将影响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学生中实行运动打卡,此前已有一些高校试水,而在执行过程中,也伴随着学生对运动被“强制”的质疑,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学生运动需打卡记次

  北师大在刚刚发布的《关于落实我校开展本科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通知》中提出,大一学生每学期要在校内具备打卡考勤条件的运动场所自主锻炼不少于30次,大二及以上年级的学生,每学期不少于15次。而且,早晨的自主锻炼时长每次不少于20分钟,其余时间的自主锻炼时长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通知》要求,未完成学期课外自主锻炼次数的本科生,不得参与所在学年的三好学生等综合类奖学金,所在学期修读的体育课程成绩以缓考记录,待补足锻炼次数后予以补录。

  学生质疑“纳入评优”

  在学生中实行运动打卡,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试水。

  清华要求学生参加跑步锻炼,并且要“刷脸”3次完成打卡,甚至还为了配合学生更好地完成,推出了专门的APP。武汉大学也通过一款APP对本科生的环跑进行核算,考核计入体育成绩的20%。

  据媒体报道,去年,北京建筑大学就曾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定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及路线范围内跑2000米,还在路线上设3个打卡点,每跑到一处就需打卡,而且打卡机还会自动拍照。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要长跑锻炼打卡30次,否则体育课成绩将被记为不及格。

  以这样的方式要求学生参与锻炼,并且完成度要与学业成绩、评奖评优挂钩,在高校执行过程中,有学生吐槽表示,运动应该依靠自觉,有一定自由度,学校此举,有一种“强制”色彩,这就会让人觉得运动是为了完成任务,失去了运动的快乐和意义。

  而且,还有学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学校的运动要求,实际上已在执行过程中被大打折扣,“因为时长限制比较宽松,所以有的人只是散散步、遛个弯儿就当作锻炼了,根本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