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嗅辨员”的日常:每月闻一遍北京垃圾处理厂

发布时间: 2016-08-16 10:11:44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张超在实验室闻密封袋中经过稀释的“臭气”。张一天摄

  在北京,有一群人每天奔波于各大垃圾处理厂采集“臭气”,他们被称为“嗅辨员”。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介绍,北京共有300余名具专业资质的嗅辨员,他们的工资参考事业单位工资水平。

   每天测3个垃圾处理设施

  张超是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的一名“闻臭员”,与气味打交道10余年。他说,每天都得“闻臭”根据臭气浓度检测,衡量垃圾厂排污是否达标。

  对张超而言,每天都要与垃圾处理设施打交道。他说,每个月必须保证闻过每一个处理设施。

  据介绍,北京市共有50个垃圾处理设施,包括19个垃圾填埋场、综合处理厂、焚烧厂和转运站。

  张超说,再算上每个季度需保证粪便消纳站和区县的垃圾处理厂要保证去一次,每天至少要去3个垃圾处理设施。

  据城管委介绍,除垃圾焚烧厂外,嗅辨员还需闻废水池以及厂区边界气味。

  不能吃辣朋友会好奇职业

  日常生活中,嗅辨员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张超说,不抽烟、不喝酒是基本,也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此外,女嗅辨师还需要素面朝天。不能化妆、涂指甲油、防晒霜等。

  当被问及是否影响生活时,张超回答说,刚开始做嗅辨员时,偶尔会因为闻到恶臭感到头晕恶心,现在做得时间长,慢慢就习惯了。周围有朋友好奇这个职业,经常要解释一下。

   -释疑

   为什么仍要人工辨别气味?

   人的鼻子比仪器检测更多味道

  如今专业检测设备这么多,为何仍要人工闻味?

  城管委解释,科学检测仪器虽先进,但机器只能显示数值,无法分辨臭味。相比仪器,人的鼻子能够检测更多味。仪器可能只能检测到十几种或是二十几种指标,但是人的鼻子却能够闻到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味道。

  另据城管委介绍,嗅辨员要经过国家恶臭重点试验室审核,并通过笔试和嗅觉测试才能拿到资质。资格证每3年考核一次。

  如何进行嗅辨?

   不是直接闻,有专业流程

  记者了解到,整套嗅辨过程包括采样、稀释、转移进密封袋子等多个步骤。

  采样的气瓶需提前抽真空处理,嗅辨员携带气瓶采集环境空气。带回实验室后,采集的气体将会被高度稀释,并用玻璃针管缓缓抽出,注入密封袋中。

  接着,便进入正式的“闻臭”环节。嗅辨员打开密封袋的出气口,一边用手轻轻捏着袋体,一边将鼻子凑近出气口仔细嗅辨。

  如何衡量是否超标?

   6个嗅辨员同时检测,公式计算结果

  据了解,一个嗅辨小组由6名嗅辨员和1名判定师组成。每个嗅辨员均会获得3个密封袋,1袋样品空气,两袋干净的空气。

  张超说,哪个袋子中有味道,就在相应的表格中打钩,没有味道,则打叉,无法确定就画圆圈。

  如何计算衡量?张超解释,通过公式算出样本的臭味是否达到国家标准,未达标的垃圾厂将由城管委监督整改或处罚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