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又到开学季,娃娃怏怏不乐?不愿上学也许因为没朋友

发布时间: 2016-08-31 09:14:49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又到开学季。您家的孩子对开学是欢欣鼓舞还是怏怏不乐?作为父母,您有没有想过,孩子出现不同的情绪,可能不是您以为的没完成作业,不想回到枯燥的学习中去等表面上的原因,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他没有朋友!

  表面上是失学,实际上是失友,这是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的最新调查结果。

   他们的通病

   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偏执易感

  去年年中,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与中国教育协会一起开办了教育百事通平台,为青少年和家长提供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等服务,之后又在家长们的要求下开发了“宗爸俱乐部”的微信平台,前后有200多个家庭通过微信的双向视频向宗春山咨询孩子失学之后该如何处理的情况,“我们统计了一下,失学、厌学是大家反馈最多的问题,而这基本出现在中学阶段。这些孩子绝大多数的成绩在同龄人中都是中上水平,只有个别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愿意回到学校,在学习上其实没有什么障碍。”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们不愿意回到学校呢?家长们提供了沉迷网络、不喜欢老师、一遇到批评就晕倒、逃避学习等各种理由,但宗春山在跟孩子们视频聊天,并且专门到家庭内部走访、面谈了将近30个孩子之后,发现了隐藏在孩子失学后面的真正问题:孩子们在学校里没有任何朋友,这才是导致他们失学的根本原因。

  “这些孩子在跟我谈到学校生活、自己的生活时,没有一丁点儿关于朋友的信息。而造成他们没有朋友的根源在于他们无法跟人产生正常的交流,建立正向的、积极的联系。”宗春山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虽然成绩不错,但是生活习惯、交流方式跟同龄人有很大区别。初中女生小静,学习成绩保持在班里十来名,但是从来不刷牙,经常一个月不洗脸,没有好朋友,甚至班上都没有同学和她说话,她自己也天天戴着耳机不与别人交流。“小静有些胖,有点自卑,卧室很乱,内衣也扔在地上,还不让母亲动。我们七个人一起吃饭,上来7个鸡腿,她自己敢吃5个,完全不顾及他人。”

  男生晓军,虽然退学前已经上初二了,但说话方式、行为方式还像一个小学生,“跟你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就四仰八叉地躺地上了。别人一批评他,他就立即晕倒,吃东西的时候还是小孩子那种吃法,不管不顾。”宗春山注意到,在晓军家里,全家人对晓军都是“讨好型”,“家人的溺爱造成孩子发生了‘退行’,所谓退行就是个体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放弃已经习得的成人方式,使用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回避现实,摆脱痛苦,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宗春山看来,这些孩子还没有形成反社会人格,但是在人格和性格上还是有一些缺陷,这也造成了他们在学校没有伙伴,“我认为,孩子在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交朋友,但这些孩子有一个通病,就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偏执易感,容易得心理疾病,这样就很难交到朋友,更加难以适应社会。”

  为吸引父母关注孩子通过牺牲自己来平衡家庭关系

  在父母眼中,网络是造成孩子失学、厌学的重要原因,但在宗春山看来,网络对这些孩子反而有积极作用,“这是他们与社会、与他人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能让他们主动对外联系,甚至从中学习,从而弥补生活中和现实中的缺失。如果没有这种方式,这些孩子会遭遇到更大的问题。”

  当然,宗春山也承认,失学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过度使用互联网问题,“好多孩子或者沉浸在小说里,或者沉迷于游戏,网络上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更丰富,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但宗春山觉得,这些其实都是一种“补偿”, “当一个人对某种生活失望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其他的补偿方式,很多孩子都会选择网络,他们在网络中反而有正常的交流。我在跟他们接触中发现,他们在网络上都能呼朋唤友,有的还是网络游戏中知名的‘带头大哥’。这种补偿方式给了这些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如果找不到补偿方式,就变成了‘失补偿’,那后果将是父母更加难以接受的。”

  而导致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却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或者不能接受的。“我们走进家庭内部之后发现,在这些孩子失学或者厌学之前,父母之间的关系肯定都出现了重大问题。越善良的孩子越容易成为父母的情绪配偶(在心理学上,那些负责安抚大人情绪的孩子就叫作大人的情绪配偶,不分性别)。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才是孩子失学的根源,而沉迷网络不过是一个表象。”

  在宗春山调查的孩子中,晓风是其中成绩最好的,退学前成绩在班级里每次都是前三名,上到高一却突然退学了。在父母眼中,孩子的退学毫无征兆,而宗春山跟晓风接触了很多次以后才听到晓风谈及她的父母都是事业狂,长期冷战,父母两人多次在孩子面前谈论离婚以及诸如“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了。等你上大学后,爸爸(妈妈)就解放了”等言论。

  在宗春山看来,晓风的退学,完全就是受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支配,“孩子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学习,都无法改变父母的关系,正向关注达不到目的,那么就通过这种方式,把父母的关注点拉回到自己身上。通过牺牲自己来平衡家庭关系。”

  宗春山说,在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会试图牺牲自己,把自己当成“目标”来吸引父母的火力和攻击力,“虽然这种牺牲在我们看来是没有价值的。但这是所有孩子都会做的,请一定记住,这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做出的选择。”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