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你也“空巢”了?64.3%受访者表示身边“空巢青年”多

发布时间: 2016-09-06 09:21:1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漫画:杨威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董海军认为,对年轻人来说,刚毕业未婚,“空巢”的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不应该给他们打上标签。“空巢”的状态并不一定就会导致年轻人社交圈狭窄、孤独感强等问题,这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年轻人毕业之后结婚之前自己居住,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对于感觉孤独、苦闷的独居年轻人,要寻求适当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比如跟朋友倾诉、做心理咨询进行疏导、参加一些社会工作。

  --------------------------------------------------------

  “空巢青年”正成为社会议论的热词。“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他们有些背井离乡,独自在外打拼,与亲朋好友联系减弱,成为一个个孤岛。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则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和艰辛。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空巢青年“只是一个人生阶段,无需过度渲染他们生活的悲情色彩。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对于帮助“空巢青年”改善生活状态,64.4%的受访者赞同多发展兴趣、公益导向的社会组织,鼓励年轻人参与。

  63.6%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的苦闷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今年30岁的郭丰(化名)在武汉从事电梯销售及安装生意,和家人长期分开。一个人在武汉租房住,他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凑合。“吃饭一般在街头馆子或叫外卖解决,租住的屋子能满足基本需求就够了,忙起来就更不讲究了”。郭丰有一个3岁的女儿,从出生起就一直放在老家,由妻子和岳母照顾,父女相聚的时间很少。

  在北京某生物制剂企业工作的曹芳(化名)是一名28岁的女孩。2011年,她与大学男友一起到北京工作,但是不到一年,两人就分手了,此后她单身到现在。随着收入的提升,曹芳换到了居住条件更好、交通更便利的小区居住,一直与人合租。她表示,尽管与人合租有所不便,但是“最起码下班后回来能感觉到一点人气,不然真是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呼吸了”。

  本次调查中,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回答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受访者分别占14.5%和49.8%,7.9%的受访者回答少,26.7%的受访者回答一般。

  “空巢青年”面临哪些困境?调查显示,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其他还包括:生活拮据窘迫(49.5%)、社交圈子窄(48.1%)、缺少照顾和关爱(41.9%)、作息混乱(39.6%)、娱乐生活贫乏(33.2%)、上升通道受阻(12.9%)等。

  目前,网上有不少描述“空巢青年”的帖子和新闻。然而,调查中,63.6%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很多人知道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辛苦,但是那种在生活各种细节中被孤独伤到的感觉,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在深圳工作的邢志彬对记者说,他的朋友并不算少,父母对自己也很关心,但是他私下里并没有在人前那么阳光快乐。“很多年轻人都提醒自己要独立坚强,对家里也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即使我们都有亲友、同事、同学,有些苦处和落寞还是只能自己吞咽,尤其是单身青年”。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