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四川追星"夜行侠" 大四学生挑大梁 12岁少年在追赶

发布时间: 2016-09-20 10:09:53 来源: 成都商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一场约400名市民参与的中秋公益天文观测活动刚刚结束,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上新”。9月17日这天,该学会新一轮的选举开始,学会骨干继续走年轻路线,除了一名80后的会长外,副会长和秘书长都由90后大学生担任。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是经民政部备案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于2009年7月成立,2013年末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该学会,不以年龄论英雄,要打入内部,必须爬过高山、见过星河,如今的年轻骨干都是从高中开始就跟着学会一起跋山涉水、观测星空,追逐天文大事件。

  在学会会员中,最年轻的会员赵界为如今只有12岁,他在11岁就加入了学会,各种型号望远镜都是信手拈来,专业知识也“碾压”了一大波大龄星空爱好者。

   仰望星空

   让天文科普进入公众视野

  2009年7月22日的长江日全食,成了四川省天文爱好者聚集的契机。这次天文现象后,大量志趣相投的爱好者开始发现彼此,通过QQ群聚集到一起,并逐渐发展壮大。

  17日这天,剥着板栗、啃着面包,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换届,除了会长汤志杰还是80后,副会长和秘书长都是90后,分别由24岁的秦家捷和20岁的税开天担任。

  “天文科普进高校,你们脱离学校多年,现在的社团还是我们最了解!”就职演说中,大四学生秦家捷毫不客气,推销自己的优势。对于他的风格,会长汤志杰早就习惯了,“他算学会科学怪才吧。”

  据介绍,和大多数骨干一样,秦家捷从高中就开始跟着学会“走南闯北”,后来通信专业的他自学气象学知识,在学会一直对探空数据进行分析。“全靠自学,前前后后差不多8到9年了”,秦家捷说,他从一开始学习看云识天气,后来开始分析云图,一招鲜吃遍天。也就是凭借这一技能,学会的观测活动开始前,都要让他来分析一把。

  秦家捷说,几年下来,他发现市民的天文知识,其实和他们一样在增加。早几年,学会把设备拿出来讲解,路过市民只会问,“看一次好多钱?”而现在,不少市民的问题开始专业了,“他们会问,能不能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

  星空迷11岁破格“入伙”

  这些年,该学会搞了天文进社区、进校园、进社团等活动。“很多人可能很久没见过星空了,星空真的很美。”会长汤志杰说,仅仅是2015年,该学会就开展了天文进校园33次,路边天文活动12次……“接下来我们将把天文讲座固定下来,让更多人参与。”

  除了学会骨干年轻之外,该学会还吸纳了不少年轻成员,比如赵界为,他在11岁时就成为学会的“荣誉会员”。小学时,读着李白的《静夜思》,赵界为能分析诗中的月相,画出李白与月亮的位置,并推断当时是满月。

  “他在学校大家都觉得他很无聊,不会跟他谈论这些话题。”赵界为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赵界为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天文,BBC和科教频道的纪录片他都如数家珍。在他4年级的时候,家里花了1万多元,给他买了一台准专业的天文望远镜,拿着这个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家伙,赵界为把家里的阳台变成了自己的观测台,“每年放假他都会出去观星,北京天文馆每年的星空大会也一场不落下。”王女士说,后来家里又给他配了尼康D810相机,配齐了“大三元”镜头。

  在四川省天文科普学会的一次知识竞赛中,赵界为崭露头角,在和一群大学生的较量中斩获铜牌。汤志杰引荐他加入了学会,赵界为也开始跟着这群不论身高还是年龄都高出自己一大截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追逐星空。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