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冈警方展示缴获的部分毒品及制毒工具。 张瑜摄
黄冈侦破部督毒品案缴毒611公斤原料4.6吨
高材生回乡创业竟制毒跨国销售
高三获得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二等奖,被保送北京一所著名学府;2014年回乡创业,成为当地政府重点关注对象……
这些光环,曾一度笼罩在王良(化名)头上。
但在33岁这年,王良却出现在了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对外公布的公安部督办特大制造、贩卖、走私毒品案中,他是该案犯罪团伙核心成员。
因涉嫌制造、走私数百公斤国家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质(一种新型毒品),非法获利450万余元,今年6月,王良及其团伙被警方抓获。
黄冈市公安局黄州分局通报称,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现场缴获毒品611.3公斤、制毒原材料4.6吨,捣毁制毒工厂3个,制毒反应釜3个,扣押毒资100余万元,U盾(银行卡)20余张,涉案车辆两台。
LED灯管里的浅黄色晶体
2001年,王良以保送生的身份入读北京某著名学府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14年,作为地方政府引进的“创业人才”,王良回到黄冈,成为当地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从事“非天然氨基酸、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今年3月,黄冈市公安局黄州分局禁毒大队和陈策楼派出所进行联合例行检查时,在王良公司位于当地一家化工厂的一处厂房内发现,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硫酸、盐酸等未按规定报备。
警方通过外围了解发现,王良公司实验室的人员活动比较隐蔽,随即展开系列调查。
今年6月,黄州分局接到广东深圳警方协查通报:从黄冈通过快递寄至深圳龙华新区某国际物流公司的LED灯管内,藏有500克浅黄色晶体,疑似毒品。
寄件人“小张”通过QQ号与物流公司员工联系,要求将LED灯管寄往西班牙、荷兰、波兰等国。
黄州警方调查发现,寄件人所在地址,正是王良工厂所在地。
“他们将产品邮寄至上海等地,且隐匿身份,不写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电话。我们查询王良的收入,有大量不明外币收入。”黄州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谭作宏透露。
随即,黄州分局将案情向黄冈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汪治怀汇报。在汪治怀的指示下,黄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黄州分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侦办。
民警们将两起异常情况综合分析,决定兵分三路,分别摸排发件人、黄冈快递业以及嫌疑化工厂。
坚称非毒品而是氨基酸
民警深入调查发现,通过QQ号联系深圳物流公司的人为王良妻子,寄件人“小张”则是王良。
警方查明,王良租用了黄州化工园一家化工厂内的一个生产车间,同时聘请其堂弟等人在车间内制造疑似毒品。
6月8日,专案组将犯罪嫌疑人王良及其妻子、堂弟等人抓获。
民警在制毒现场缴获用于制造毒品的盐酸、硫酸、乙酸乙脂等原材料4.6吨,从王良妻子所在宿舍楼和化工厂内共查获疑似毒品611.3公斤,并在王良家后阳台发现20余个未使用的LED灯。
到案后,王良称,自己生产的是氨基酸,并非毒品。随即,警方将缴获的疑似毒品送至公安部毒品检测实验室进行成分检测,得出结论:查获的疑似毒品均为国家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质。
黄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黎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新精神活性物质是继鸦片、海洛因与冰毒、摇头丸等之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为逃避打击,不法分子通过专业手段把国际社会已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从形式上变成另外一种化学药品,但其麻醉、致幻效果与之前的管制药品相同。”黎阳说。
黄州分局局长吴春华说,2015年10月1日,国家明确将新精神活性物质产品列为毒品,而在此之后,王良仍在大量生产此类产品。
非法获利450万元
黄冈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上官福令介绍,该案引起了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厅高度重视,分别派员前往黄冈指导案件侦办。
据王良交代,2014年4月,他从上海一家医药公司辞职回到黄州创业,在选择就业机会过程中,其通过一家专业化工交流平台咨询目前销量较好的化工产品,准备自己研发生产。
但受高利诱惑,王良听从了一名西班牙籍男子的建议,开始生产新精神活性物质中的几种。
王良在网上与国外人员聊天时全部用英文,而且专业术语很多,一般人难以看懂。
按照王良安排,其妻子负责从网上购买制造产品的原材料和联系物流销售产品,其堂弟在工厂负责管理、生产毒品。
2014年以来,王良及其妻子从网上联系一些化工公司购买原材料12.6吨,将制毒窝点隐藏在黄石、武汉和黄冈三地。
毒品制成后,王良将这些毒品通过物流公司发往上海、深圳的国际物流公司,再由这些国际物流寄送到欧洲多国。
经查,从2014年至今,王良先后获利近千万元。其中,2015年10月1日之后,王良通过黄冈某快递公司共寄出约630公斤毒品,55张快递单据,非法获利450万余元。
目前,王良等人已被移送检察机关起诉,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