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除了吃饱,"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还可改善什么?

发布时间: 2016-12-29 09:17:5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学会感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到邻国日本访问过的人,一定会对这个国家的食育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每顿饭开餐之前,餐前礼仪是必不可少的。面对盛放上桌的食物,每个进餐者都需虔诚地闭上眼睛,双手合十,默默感谢上天的恩赐、感谢父母的哺育,并大声喊道“我开始吃饭啦!”然后才能端碗动筷。

  日本家庭的餐桌,很少奢华,通常都十分清淡简单。这种饮食习惯,他们从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着意培养了。小朋友的餐盘里,摆放着由营养师按所需营养比例搭配的肉食、蔬菜、水果,各样一点点,色彩很丰富。孩子吃米饭,老师、家长叮嘱孩子只需吃得八分饱,不要吃饱吃撑。

  胃是有记忆的。你会发现,经过这种食育文化培育的日本人,他们吃饭做事是相当有节制的,在天灾人祸来临的时候,人的忍受力相对也比较强。

  食育不限于餐桌,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上、课堂外。

  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学校可以让老师带领学生开辟小苗圃、小菜园,让学生自己动手养殖小动物、种植蔬菜、水果。这样的过程,不仅增加了孩子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劳动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观察自然的能力,培养他们做事的热情、韧性和持久性。

  一种好的教育目标就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景之下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张开双臂:让农民参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中国每年进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人数至少3300万人,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巨大市场!此外,还有大城市、发达地区的庞大学生群未计入其内。

  但是,面对这么一个具有刚性需求的广阔市场,我们的农民兄弟却一直站在大门之外。

  2015年,一位从事食品安全检测的专家敲响过警钟,目前劣质农产品最大的藏身地是在学校——它们是最大的采购方。由于国家所拨发的膳食补助额是一定的,那么到市场去选购的采购人员在选择粮油及副食品时一般都会在价格上打算盘,不买贵的,只买便宜的是普遍的习惯动作。从某种角度来说,食品安全的隐患是一种实际存在。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当年推出“学校供餐及学生营养改善”项目之初,就是按照“双赢”“多赢”的思路设计的,而最为成功的“本土学生营养午餐”的模式,实现了该项目的利益最大化。目前全球已有37个国家采纳了这一模式。

  正如WFP代表凯琳·里格若女士所表述的那样,“学校供餐项目不仅是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营养情况,而且从教育的层面也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说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减少一些性别不平等的情况,让更多的女童有机会上学。此外,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经济状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她强调说,“尽可能地利用地方的食材,而且最好是当地的农民种植养殖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让孩子和家庭、社区共同受益的一个做法。而且他们所提供的这些食物的品种与传统的学校供餐项目来比更加多样化了,因为他们可以提供更加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以巴西为例,巴西政府已经立法,当地教育部门为学校营养餐采购的时候,至少30%都应该直接的从小农户进行采购。一旦纳入到法律之中,这就成为一个必须强力推动的事情,其执行力将会更强。而且从加强技术指导入手,从源头上把握了优质农副产品的质量。

  对于正在努力消除贫困的中国来说,组织贫困地区的农民参与到“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来,无疑是一个精准扶贫的好方案。

  与前三届同一主题的会议相比,第四届“学校供餐与学生营养改善”国际研讨会将“学生营养改善”与“学校供餐”两个并列词组的先后顺序作了一个调整,看似平常,实际上是有特殊考虑的,那就是要突出学校供餐在学生营养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将在营养效益、教育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收益。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