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传统节气还跟得上气候变化吗?

发布时间: 2017-02-04 10:06:51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月3日正月初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意味着春季的开始。

  不过,知名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指出,立春是所有节气中,寒冷程度排在第三位的。以气象学的季节标准衡量,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

  那么,仍然比较寒冷的立春节气,为什么代表着“春季的开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气气候的变化,刚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还有用吗?

  按照现代气象学标准衡量,立春是打了提前量的,实际上是在迎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二十四节气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那一线以南地区,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宋英杰对记者说。

  宋英杰研究二十四节气已有十几年时间,去年“码”出了一本二十万字的《二十四节气志》,即将出版。“我们的立春,古时确定的标识是东风解冻;立冬的标识是水始冻。所以古人是以封冻、解冻界定冬春。但如果按照现代气象学标准来衡量,立春是打了提前量的,实际上是在迎春。”他表示,类似的例子是立秋,“立秋是所有节气中,炎热程度排在第三位的,比夏至还‘牛’,往往新秋尚远。”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的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中国传统将立春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期间,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降雨开始趋于增多。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出现了春天的前奏。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代立春时,天子会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立春节气的习俗包括迎春、春游、鞭春牛、咬春等。

  

 [1] [2] 下一页
  
编辑: 张姚瑶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