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不少学校纷纷在新学期为学生派送“减负大礼包”,但也有学生抱怨“越减负担越重”。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给学生减负关键在政府,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改革中高考制度,真正把学生从升学、考试竞争中解放出来。
开学“第一课”各地派送“减负大礼”
中国网记者梳理发现,新学期伊始,上海、长沙、无锡等地学校纷纷发出“减负大礼包”,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
近日,上海市教委为减负“下猛药”:一方面,学校恢复“晚托班”,启动试点学校作业、考试(测验)备案制,杜绝招生测试题目“超纲”;另一方面,约谈奥数等“四大杯赛”举办方,建议停办相关赛事,并且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而长沙市去年底出台了减负6条规定,要求各区(县、市)和学校制定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开学第一天,开福区四方坪小学、新竹第二小学就宣布设立“无书面作业日”、“无书包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兴趣活动时间。
无锡市教育局在新学期再次重申“禁补令”。禁止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全市中小学校假期集中补课,禁止各中小学校(含民办)外借校舍和场地用于培训机构办学。
另外,长春、南京、宜昌等地也纷纷开设小学校内课后“托管班”,一方面为了解决双职工家长课后托管的难题,同时也为了防止校外增负对冲校内减负效果。
家长、培训机构是学生减负的“阻力军”?
记者注意到,为减负政府已多次颁布“减负令”,学校也积极配合减少作业、减少考试。但结果却是,孩子放学后直接走进校外培训机构,“减负”变成“越减负担越重”。
李盈欣(化名)和丈夫在山东枣庄市一家化工厂工作,儿子今年小学六年级。提及“减负”,她告诉记者:“学校为给学生减负,每天下午不到四点就放学了,但经常布置一些听写、背诵的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完成。因工作忙,我们既没时间接孩子放学,也没能力辅导他功课,只好送辅导班,让那里的老师协助完成。”
也有家长送孩子上辅导班是希望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提高学习成绩。“送孩子来上辅导班,能够填补他们在校少学的时间,并且我们可以补充很多学校老师不讲或讲得不深的内容,还会传授一些答题技巧,这样孩子的成绩会比较容易提高。”无锡市一家培训机构辅导老师告诉中国网记者。
专家称应深化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政府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改革中高考制度,改变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把学生从升学、考试竞争中解放出来。”熊丙奇表示。
面对中小学生减负“屡减不止”的难题,熊丙奇认为,学生减负的关键在于政府。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责任,理顺教育发展的逻辑关系,适当放开教育资源配置、考试招生等权力,推进招考分离,把办学自主权交给学校,将考试变成一种评价服务。
同时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违规办班、办学行为加强监督、落实惩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