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放大镜下的教书人生

发布时间: 2017-04-20 09:56:2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赵强 郝嘉奇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刘伟俐批改作业钟欣摄

  中新网合肥4月19日电(赵强郝嘉奇)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却患有严重眼疾逐渐失明,刘伟俐对学生的爱丝毫不减。25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安徽省蚌埠市大庆路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在自己逐渐远离光明的同时,用知识点亮了学生的人生。

  已经48岁的刘伟俐,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坚守了28个年头。眼疾没有影响她对学生的责任心,微弱的视力让她需要放大镜才能备课、改作业。

  刘伟俐和学生们一起做活动钟欣摄

  “这届孩子我带了六年,我要把他们送毕业。”带着这个最朴素的信念,即便眼前一片模糊,她仍然坚持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困难,她不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自己,却用行动书写着对这份职业真诚的爱。

  1996年,她被诊断出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疾,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眼疾,无法治愈。1999年,她在北京接受了手术。如今,一米以外的物品对她来说,都是模糊的一片。

  随着视力恶化,刘伟琍已经看不到教室后方孩子们的脸庞了,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陪伴,让她把教室每一个孩子的相貌和声音都刻在了心里。

  “我们改一个班的试卷,大概两节课的时间就够了,她却要花上半天。”和刘伟琍一个办公室的老师李春记告诉记者,她经常看到刘伟琍伏在桌上批改作业和试卷,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

  放大镜,是刘伟琍批改作业时的“神器”。为了能看清学生们的字迹,她每天都随身携带一个放大镜,摊开试卷,逐字逐句地看,然后再批改。在听课评课记录表格里,她用偌大的字迹记录着,有的字写歪了,有的字“飞”到了表格外,但都可见她的认真。

  刘伟琍每天上班都需步行半个多小时,只能凭着听觉来大致判断车辆的位置,过马路对她来说是极危险的境况。

  “孩子们特别懂事,知道我眼睛不好,都会主动来交作业,还摆放整齐。”刘伟琍说,外出春游时,孩子们还会特意去照顾她,平常在校园的楼梯处碰到,离老远都会跑过来拉着她,特别贴心。

  今年3月,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等主办的“寻找最美丽的心灵”活动中,以刘伟琍为主人公的“放大镜下的人生”微图作品从8728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10幅优秀微图作品之中。

  刘伟琍说,她是个爱跟自己较劲儿的人,因此不轻言放弃。未来,她会尽自己的所有力气,去坚持,去努力。“只要还能看见一丝光亮,就还没到放弃的时候。”(

  
编辑: 王建玲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