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教育评论:会占座不等于爱读书

发布时间: 2017-05-19 10:46:46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我们唯一必须知道的事,就是图书馆在哪里。”据说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的确,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投入增加,人们发现身边的图书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但,是不是这样就能够满足人们读书学习的需求呢?这个答案还真是不容易轻易给出。

  据本报昨日报道,虽然北京市有国家级、市级、区级、社区级的四级图书馆共几十家,但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寻找一张如大学图书馆般安静的书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本报记者近日探访了全市六家图书馆,发现对于自习读者的不同规定,导致各家图书馆内的差异很大。比如,国家图书馆北楼的中文阅览区,一共有四层,每一层都有书桌。与其他图书馆相比,国图的读者座位最宽敞。但由于不能带自己的书进馆,其实在这里自习的人并不多。与国图相比,首图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限制自带书,也不限制水杯、饼干和水果。所以无论是平日里还是周末,阅览区的书桌都是人满为患。正因此,首图内占座现象严重。经常是想看书的人没有位置,有位置的人一直玩手机,甚至睡觉,导致自习书桌的利用效率很低。而城区的区县级图书馆,虽然也没有限制,但因为管理人员少,安全管理上就有些差强人意。到这里自习,私人物品一定要照管好。至于离家最近的社区图书馆,因为大多与居委会、街道服务大厅开在一起,中午、周末都不上班,开放时间就成了短板。

  说起来,这些存在于公共图书馆的问题,是学校图书馆在管理上面对问题的一种延伸。过往的新闻中,经常看到大学生为了在图书馆占地儿,扎帐篷、裹睡袋彻夜大排长龙的图片。也有过不少高校图书馆设立收费VIP专位,本来是为了解决“患寡”,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患不均”。而另一方面,确实也存在大量的占了位子却不学习的情况。这使得本来就稀缺的资源愈发地供不应求。于是,一些高校推出了二维码占座系统。比如,早在2014年,重庆大学的同学们只需扫一扫贴在桌子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占座。不过,占座有时间限制,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系统就会自动判定该位置为空。这个思路其实完全可以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他山之石”。毕竟现在共享思维正热,图书馆这样汇聚人类智慧的地方,应该不乏灵光的头脑。

  除了管理水平上的挑战,在另一方面,读书人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占座不是行为艺术,达到目的之后,属于学习的“鸡血”就耗干了,然后进入睡觉、刷手机和发呆的节奏。有首流传很久的打油诗就是这个意思——“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到凄凉无兴趣,不如耍笑过残年。”一个真心想读书的人,并不会过于苛求环境,甚至某种情况下还会故意磨炼自己的意志。在这方面,毛主席就是榜样。他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去读书,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短期内没有办法改变图书馆环境和数量的前提下,读者们是不是可以学习先辈的榜样,从我做起呢?

  
编辑: 王建玲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