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是这样的: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你怎么写?
昨天上午11点50分左右,在金华市第八中学,一名高个子男生出现在校门口,他是走出考场的第一名考生。“同学,这么快就考完了?”男生笑着说:“我交了白卷。”
“题目自拟,观点自定”,不仅考生被打开了脑洞,各路网友也给这个脑洞作文题展开了想象。
许多网友把这个概括性的题目进行了适当转换,将抽象的“书”进行了具体化,将各类书进行对号入座。
网友@马赛克时间说:“我想了一下,这三本书我每天都在读,我读的‘有字之书’是微博,‘无字之书’是追剧看电影,‘心灵之书’是朋友圈。”网友@旅行者克罗诺亚说:“其实这个作家说的书是同一本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字之书’对应语文题部分,‘无字之书’对应数学题部分,‘心灵之书’对应英语题部分。”……
就在众网友还在“找书”时,有些文艺青年做起了连结题。网友@隔壁家的小青甯便把今年的江苏作文题“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联系了起来,在微博里写道: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更有网友翻出了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11版的文章《读三本书,走归零路》,来提示如何写今年的作文。看来,读报纸真的很重要呀。
据了解,本题命题材料源自作家卢新华《读三本书,走归零路》(初发《光明日报》2015.12.10,《新华文摘》2016年第5期转载)。作者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格养成。
不少高校语文老师表示,该作文题“题目还是好懂的”,也一直保持浙江作文的风格,比较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让考生有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