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今日视点 正文

老师告状孩子上课表现不好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 2017-06-30 12:03:16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正在上班,QQ弹出老师的头像:“兜兜上课看着窗外不专心听讲,晚上回去好好教育一下!”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不意外,也不气愤。相对于批评警告,我的态度可能让老师难以接受:“你可以问一下兜兜,从窗外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她写一篇日记交到你办公室去。”

  我想这样既能够保存孩子的纯真,又可以有一个惩戒。

  晚上我好奇地问兜兜:“今天早晨你从窗外看到了什么?”———我刻意回避“上课”两个字,希望孩子不会因为害怕受罚而有所隐瞒。

  这一问,兜兜果然打开了话匣子:“因为昨天晚上下雨了,所以今天早晨第一节课我就在想会不会有雨过天晴的彩虹?书上都说雨过就会天晴,天晴就会出彩虹!我觉得书上画的很漂亮所以很想看一下彩虹!”

  “那你看到了吗?”

  “没有,雨过了可是天没晴,更别提彩虹了!”兜兜有些失望地蹙起眉头,“妈妈,为什么下雨之后并不是每次都会出现彩虹?”

  说这话的时候,小家伙懵懂的眼睛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彩虹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没有阳光所以看不到彩虹了,你觉得对不对?”

  “嗯,应该是!不过也没有关系,我看到远处的群山被雾霾遮住了,若隐若现的很好看!我还看到山是青色的,因为山上有很多茂密的松树;校园里操场湿漉漉的,很多小麻雀落在地上的砖缝找水喝……”

  “太美妙了,宝贝!你观察得仔细,记忆很清晰,描述得也很有条理!妈妈好像看到了小麻雀在操场上跳来跳去的样子呢!咱们回家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当然可以!”

  “不过有一点儿需要改进的小问题:你是上课时间看的窗外对吗?以后咱们下课再看好不好?你想想,上课走神老师讲的内容咱就没看到,那老师辛辛苦苦备课、讲课是不是白费力气了?她有多失望多生气啊?”

  “老师批评我了……”兜兜惭愧地嘟着小嘴。

  “说明老师很关心你,替你着急对不对?如果不爱你,他就不管你了,你愿意看哪里就看哪里,不学就不学,反正他讲完课就走了,你不听也跟他没有关系对不对?”

  “嗯,老师对我很好,今天我没有吃上早饭,老师还给我两个小面包,让我饿了吃呢……”

  这一段简单的对话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过程,还掺杂着家庭与学校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协作、孩子与成人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与融合、师生关系的处理与引导、亲子关系的沟通与发展……盘根错节的关系中如何让每一方都满意?

  不得不提一下“坎特法则”:尊重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回报率最高的感情投资,而且尊重他人本身就是获得尊重的一种重要途径。

  人与人之间融合度是相互的,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家长不能批判老师而让孩子厌学,也不能武断地给孩子开药方。

  要维护老师的师恩、权威,让孩子接受成长的必经过程,又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维护孩子的自信与尊严,让孩子心服口服改正缺点。

  当妈绝对是门技术活。如果总结成“绝招”,大约有以下四点:

  1.不当照妖镜

  不把孩子的缺点妖魔化:了解孩子的思想与感受。

  为什么我们眼中非要看到孩子的缺点、错误,而不回想一下自己也曾经那样稚气地对世界充满好奇?

  每个人都有个性,因为我的孩子很有主见,而我又不想扼杀她的个性,所以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我选择支持她。

  兜兜现在的一切在外人看来是淘气、可笑的小插曲,但是于我而言却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并不需要贴上不专注的标签。

  2.不当显微镜

  不放大孩子的缺点:批评只对事不对人。

  怒火中烧的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对孩子进行怒骂,孩子不服气,家长不解气对问题解决毫无进益。不要一听到孩子犯错误就失去理智,诚挚的沟通可以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或行为,同时又不会使孩子因为指责而产生挫败感。

  尊重孩子是人性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孩子的平等身份受到了尊重,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重视,被激励,做事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才愿意和父母、老师打成一片,站到我们的立场,主动与我们沟通想法、探讨学习,完成我们交办的任务,主动愿意为家庭、班集体的荣誉付出。

  3.不当防护镜

  无原则地护犊子不可取: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感恩。

  4.不当反光镜

  遇到问题不能简单地条件反射,要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检测甄别系统。

  孩子做事情之前打预防针、提警告,犯了错误就呵斥打骂是大部分妈妈惩戒孩子的方式。那么效果会怎样?孩子会不服气地抗争,家长会因为孩子不听从管教火冒三丈,擦枪走火之后孩子仇恨告状的老师,以后破罐子破摔继续跟老师作对……

  所以,我们不需要机警的条件反射,也无需时刻对孩子灌输标准化规章。不用害怕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对孩子的自我管理水平抱有信心,对他们进行管理能力指导和人际关系的引导。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克服自己的弱点,饶有兴致地迎难而上。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