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教育热点>大学 正文

求职大学生最常见就业歧视:学历、专业和学校

发布时间: 2018-11-15 09:43:28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大学生求职季来临,有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拿到了心仪用人单位的录取通知,也有一些学生在找工作时遇到了学历、性别、颜值等方面的歧视,屡屡碰壁。当下大学生求职最容易遇到哪些就业门槛?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遇到学历(70.9%)、专业(54.9%)、学校(54.1%)等方面的歧视。减少大学生就业歧视,61.1%的受访者建议院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更契合,55.6%的受访者期待提升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效果。

  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遇到学历、专业、学校等方面的门槛

  北京某高校学生王鹏(化名)说,大学生求职时会遇到对于性别、户口的要求,很多技术岗的工作会歧视女性。“不只找工作,我现在所在学校的课题组就不招女生”。

  中国人民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李奈(化名)说,她周围的一些女同学去应聘时发现,有的企业还是更愿意要男生。

  调查中,受访者表示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遇到学历(70.9%)、专业(54.9%)、学校(54.1%)等方面的要求,其他还有:性别(47.0%)、户口所在地(38.6%)、颜值(21.5%)、婚恋状况(22.2%)和家庭背景(19.7%)等。

  李奈说,在北京求职如果是本地户口会比较有优势,“有的企业户口和学历会至少要求一样,如果是北京户口,本科学历也可以,如果不是,就要求你是硕士生学历”。

  王鹏发现,有的单位对应聘者外貌有隐形要求,个别工作可能就直接要求颜值和身高。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理工类实验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王坚(化名)说,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求职时,不经常遇到户口、外貌方面的要求,“有的企业更喜欢农村户口的学生,因为觉得他们比较吃苦耐劳”。

  “在面试过程中性格也是重要因素,我面试的时候被问过关于抗压能力、团队合作方面的问题。”王坚说,很多企业对学生的经历也很看重。“就我所学的专业来说,企业会更看重应聘大学生的竞赛经历,比如有没有参加过电子设计、编程设计这方面的竞赛,有没有一些成果。然后是项目经历,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做过什么,有哪些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说,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在强调避免就业歧视,但现在就业歧视现象还是存在的。他说:“比较明显的首先是重点学校和非名校的学生,用人单位会认为他们起点不一样。其次就是性别歧视,很多企业希望多招一些男同学,尤其是二孩政策放开以后。性别歧视还表现在工资上,有时候男同学不好招,就加薪水招。还有一些,不能说是企业的招聘歧视,是社会资源上的差异。比如家庭背景好一点的,或者城市生源的学生,社会关系、父母提供的信息和资源明显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同学。这样一来,他们的就业质量也会有差异。”

  61.1%的受访者希望院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更契合

  减少大学生就业歧视,61.1%的受访者认为院校要让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更契合,55.6%的受访者期待提升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效果,50.7%的受访者建议确定一个可操作的歧视认定标准,45.6%的受访者建议毕业生调整好心态,提高应对面试的能力,32.0%的受访者建议毕业生在校期间注重能力培养,提升自己。

  王霆认为,减少大学生就业歧视,从政府角度来看还是要加强立法,避免出现比较严重的就业歧视、社会不公平现象,“在一些国家,肖像歧视都是严禁的,投简历不准贴照片。政府的立法、政策要具有延续性,鼓励人才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要多综合考察学生未来发展的潜质,虽然重点大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综合发展的平台,但是在招聘的时候还是要综合考察大学生的能力。大学生自己也要多了解社会,多了解企业”。

  王鹏认为,大学生要提高自身能力,企业要减少偏见和歧视,招聘的时候公开公正,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相关监督机制,给应聘者反映问题的渠道。

  王霆认为,虽然现在依然有就业歧视,但是个人还是要努力,“学历资本、社会资本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人生的输赢关键不是起跑线,而是未来漫长的职业发展过程”。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品芝实习生陈子祎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