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神秘的宇宙,对孩子们有巨大吸引力,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孩子们对宇宙天文的探索,大多还停留在书本介绍和科幻片的想象中。
杭州一位科学老师就发朋友圈吐槽:寒假让学生观察月相,结果杭州连着下了一个月的雨,别说月相,连月亮的影子都没能见着。科学老师只能遗憾告诉家长,观察任务暂时取消。
这个难题怎么解决?北外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科学老师、杭州市天文学会理事长秦鸿翼干脆自力更生,他花了一年时间,自己拍摄天文教学素材,用于中小学的天文教学。
秦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中小学科学课的天文内容,很多需要学生实际观察,“比如月相,是中小学科学中的难点。你让学生对着书本去学月相的变化,他们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天文不像物理、化学,可以用实验来完成,天文现象只能模拟,但往往偏差很大,所以要让学生观察真实的天文现象。”
但是让学生实际观察感受,也很难实现。“观察完整的月相变化,最理想的状况也要一个月时间。而且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尤其杭州阴雨天比较多,学生的观察经常难以完成。”秦老师说,哪怕是阳光下的影子变化,让学生观察这类比较简单的现象,在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显然也无法完成。
秦老师发现,中小学配套课件的素材已经过时,网络关于天文的视频资料很多,可针对中小学教学的几乎没有。“最近上网课,我看了许多优秀老师的视频课,他们的天文素材很多都是网上找来的。”
秦老师在网上找了很久,没看到有纪录片把每种月相拍出来做成集合,就决定自己去做。“因为我研究天文也有20多年了,天文摄影也有经验,正好新入手了一个相机,就用来拍教学素材。”
拍摄月相听上去容易,但在实际拍摄中,每段视频都来之不易。
拍摄过程中,设备要求其实不高,相机和三脚架就能满足,拍一次大概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因为是自动拍,拍摄本身耗时不大,但前期调查准备要很久——月球在什么时间、地点出现,拍摄背景、角度都需要考虑到。“杭州阴雨天太多,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能拍,另外还得自己正好有空去拍,拍的时候要考虑背景、美感、地面景观,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可能布置了半天,最后发现拍出来根本没法用。”
上周,秦老师也拍过两次月相,第一次拍出来的月亮“基本作废”,“当时半夜11点半,天气不错,我就去拍月球升起的画面,但我没考虑到周边环境。月球升起的方位附近灯光很强,拍出来眩光很厉害,为了避开光,我只能调整角度,最后拍出来效果并不好。”
最近这段时间,秦老师拍了不少视频素材,之前也在全国各地拍摄了月升月落的画面。他说,现在拍的视频素材还不够多,至少有10个以上的月相视频,才能做成一个系列,学生理解起来才会有效果。(本报记者沈蒙和本报通讯员戴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