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是大学一直遵循和倡导的宗旨,它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学风、校风。你知道浙江高校的校训源自哪里吗?它们可是“大有来头”,不信来看看这10所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一路西迁至广西宜山,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和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首先提出要以“求是”两字,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11月19日,根据竺校长的提议,浙江大学校务会议讨论正式确定以“求是”为校训,并请同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撰写浙江大学校歌。
浙江工业大学:厚德健行
“厚德健行”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君子当以广厚之德,容载万物,成就事业;以刚毅坚卓,勇于实践,奋发图强。
浙江工业大学校训“厚德健行”勉励师生品德高尚,为人做事,襟怀坦荡;知行合一,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力争在品行与事业两个方面都臻于最高境界。
浙江理工大学:厚德致远、博学敦行
“厚德”,犹言大德,引自《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借指人事,是谓厚德育人。德,乃立身之本。《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德育,将其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致远”,谓人的志向远大,才干卓越,能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引自诸葛亮的《戒子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博学”,意指广泛地学习,通今博古,学识渊博。引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敦行”,犹言笃行,意指切实履行,专心实行。引自上博楚竹书《从政(甲篇)》中的“敦行不倦,持善不厌”。又《逸周书小明武》:“敦行王法。”《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此语要求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施展才华,做到知行合一。
校训从“德、志、学、行”四个方面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要求师生重视道德修养,树立远大志向,勤奋学习,博采众长,纯厚朴实,身体力行。该校训是在2007年5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为庆祝建校110周年而确立的。
中国计量学院:精思国计,细量民生
“精”与“细”是计量科学和事业的追求目标。“思”与“量”,前者体现高校知识分子群体的行为共性,后者体现与学校专业相关的行为特色。
“精思”与“细量”,是将具体的行为与计量的目标有机结合,提升了行为的标准;“国计”与“民生”,泛指与国家、民众相关之事,通过将行为对象向社会的迁移,升华了行为的立意。
“精思国计”为“知”,体现了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细量民生”为“行”,体现学校师生员工的务实精神。“精思国计,细量民生”契合学校“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蕴含着高标准的行为方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使命感,而这正是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
浙江传媒学院:敬业、博学、求真、创新
敬业——勤勉笃实,爱岗奉献;潜心学术,诲人不倦;勤奋刻苦,学而不厌。
博学——博于问学,追求新知;虚怀若谷,求知若渴;刻苦钻研,锲而不舍。
求真——上下求索,献身真理;感悟理性,严谨务实;知行并重,求做真人。
创新——审时度势,引领潮流;除弊兴利,革旧布新;志存高远,与时倶进。
宁波大学: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宁波大学确立“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校训是结合了地缘、人缘和学校的办学历史。
1984年3月,“世界船王”包玉刚慨然捐资在家乡建立宁波大学,邓小平题写校名。宁波是历史上著名的“浙东学派”和“宁波帮”的发源地。“浙东学派”以“注重研究史料和通经致用”享誉史学界。“宁波帮”商业巨头大都出身贫寒,以诚信、经世致用起家。“求是”是“浙东学派”的传统,“诚信”“经世致用”是“宁波帮”的气质。
在宁波长大的朱兆祥非常仰慕这种精神。在宁大开学不久的校长办公会议上,他提议将“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作为宁大的校训。2008年3月,学校正式确定“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为宁波大学校训。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认为,“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宁大校训,蕴含了治学的目的、方法与价值,体现了宁大人的理想、信念与追求,表达了宁波大学办学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今天,“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要求宁大人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创新创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浙江师范大学:砺学砺行,维实维新
“砺学砺行”之“砺”,本指磨刀石,用作动词,意为“砥砺”、“磨砺”,引申为“勉励”、“激励”、“振奋”等义。
“砺学砺行”,包孕着丰富的辩证思维,不仅要“知行合一”、“学行并举”、“理论联系实际”。
“维实维新”之“维”,本指系物的大绳,后亦喻指一切事物赖以固定的东西,用作动词,意为“维系”、“连结”,引申为“惟一”、“惟独”、“只有”等义。
“维实维新”四字,执本秉要,取精用弘,不仅是对师大校训历史文脉的承续与发展,而且也是对其思想要义的升华与阐扬,更是对师大学人的约律与激奋,是全校师生员工“已然”的共同语言和“应然”的行为准则及其统一体。
“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熔铸了中华民族文化之神髓,凝炼了浙江师范大学50年教育之精魂——注重“学行结合”与“实新偕进”的两两对应及其有机统一,富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现代大学气息。
温州大学:求学问是,敢为人先
“求学”意为勤奋好学,严谨治学,以唤起温大学人以探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人才为无上职责,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问是”意为追求真理,把握规律,告诫温大学人在育人求学时,必须研辨是非、抓住本质,求真务实,严格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
“求学”是“问是”的手段,“问是”是“求学”的目的,“求学问是”体现了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只有如此,才能不断造就厚德博学的创造型人才。
“敢为人先”是温州精神的精髓。意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要求温大学人敢想敢为,冲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浙江中医药大学:求本远志
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
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
浙江工商大学:诚毅勤朴
诚:态度之初立。《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诚则心正,心正则凡事可举,方可治国平天下。
毅:行动之坚持。意即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耐力。
勤:习惯之养成。意思是要勤学和自勉,无勤则无为。
朴:心境之淡定。对人对事要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心态,不骄奢,不自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编后语】校训是一所大学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历经岁月淘洗而留下的宝贵箴言,也承载了创始人对这所学校和全校的师生的满满期望。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大学校门后,用四年的宝贵时间慢慢挖掘、品味大学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