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办官微今日邀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讲“开学第一课”,他以“青少年如何传承抗战精神”为题与网友进行交流。朱成山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经常被抽象解读,要想让青少年易于接受,在内容选择上需典型、生动,形式安排上,需有特色、多样性。
朱成山首先向广大网友介绍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要概况,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是中国抗战系列第一座纪念馆,也是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掩埋万名遇难同胞的丛葬地上的遗址型历史博物馆。目前,占地7.4公顷,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年观众量800万人次。
朱成山介绍说,纪念馆的史料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幸存者、受害者的口述史资料;二是日本官兵的加害史料;三是当年留在南京的第三国证人的史料;四是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有关史料。史料是建馆30年来,通过到国内外征集、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等形式搜集而来。
朱成山认为,历史需要铭记,也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关键是需要青少年学生能够热爱读史,重视读史,同时选择有效的形式,启发一种自觉学史的意识。青少年可通过看有关抗战史的书籍、影视片,到抗战史的博物馆参观,到历史遗址去调查了解,听经历者诉说等方式,了解抗战历史,了解抗日英雄事迹。
朱成山还表示,目前来说关于抗战的历史教育还远远不够,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要深度发掘与抗战有关史料,用真实的历史教育人;用各种活泼形式升华教育效果,如举办抗战胜利日阅兵,录制《开学第一课》等,重在教育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以史为鉴,获得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朱成山提醒,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是经常被抽象解读。要让青少年学生有直观感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在内容选择上,要典型、生动,有广泛的教育性,并能获得关注和认同;二是在形式安排上,要有特色、多样,易于被社会接受。如讲故事、用艺术的形式和新型传播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