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他是浙大知名老教授 暮年拿出500万成立公益基金

发布时间: 2015-09-14 09:11:24 来源: 都市快报 作者:

 

  很多事儿该怎么办不用说

  他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

  时间回到90多年前,1923年5月13日,何志均出生于上海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

  1941年何志均高中毕业后进入了上海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系,后由他的物理老师介绍,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继续就读。

  1945年夏,何志均从浙大毕业,外出实习半年回校任助教,开始了在浙大长达60年的教学生涯。

  作为浙大无线电专业和计算机科学系的创始人,何志均是学生和同事公认的中国计算机界一代宗师。“他不仅是学业和科研上的导师,更是我们精神上的人生导师,这一点不夸张。”杨小虎说,跟何老师一起做项目,凡是涉及到奖金、津贴分配,何老师考虑最多的永远是别人,特别是年轻人。

  或许从论文发表的排名上也能看出端倪,在中国知网空间,以作者“何志均”搜索的结果有十几页,仅有一篇论文他署名在前,其他的均在同事或弟子后面。

  “何老师常说一句话就是‘年轻人要结婚、生小孩、买房子,最需要物质支持了’!何老师就是这样,很多事该怎么办根本不用他说,因为他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榜样。”

  何志均教过的学生中,产生过两位浙大校长,一位是前校长潘云鹤,一位是现任校长吴朝晖。

  不光是对弟子同事

  对家里的保姆一样平易近人

  何志均、薛艳庄拿出500万元积蓄设立“教育基金会”的消息,传遍了弟子们的朋友圈,大家虽然都很感动,但并不觉得意外:

  一是何老师一直看重年轻人的教育,希望能给所有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另外就是他对物质、名利看得很淡。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尽管何志均通过科研、教育,为浙江网新的创办发展有突出贡献,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但至今他还住在求是村的教师公寓里。

  很早之前就有弟子劝他换个条件好一点的地方,他却坚决不换。不光是对待学生,对待身边的人、家里的保姆,他也一样谦和、近人。

  杨小虎和董金祥都记得很清楚,2009年前后,由于身体原因,何志均家里请了一个保姆。“他们关系非常好,有一次,何老师、薛老师还把保姆一家邀请到杭州来过年。”

  董金祥说,正是看到家里保姆的不易,何老师感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真正需求。

  在同事和弟子们眼里,何志均看问题一直都看得很远,比如培养人才,他总能通过长时间观察、培养来发现、挖掘一个人的潜力,他凡事以身作则,说得少、做得多。

  在科研上,别人研究电机时,他已经盯上无线电,无线电刚成热门,他就开始布局计算机,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他带领弟子瞄准了人工智能,到现在还是业界焦点……

  董金祥觉得,“云惠基金会”也是何老师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一个远见,通过民间公益组织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福利保障问题得到解决。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龚双林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