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创新高师院校专业特色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 2015-10-21 09:14:5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田亚平 刘沛林

  地方院校新升本专业要想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必须寻找发展突破点,在专业建设上打造自身特色、形成比较优势。确定专业发展的理念、特色发展的方向及其实现途径方法,是探索与实践专业特色发展的关键。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是1999年学校首批专升本专业之一,2003年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环境教育创新与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为契机,确定了“环境教育”特色专业发展方向,通过将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全面渗透到地理科学专业建设系统的各个方面,带动了本专业系统融合发展与综合改革,形成了以“环境教育”为引擎的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一切入、六渗透、四融合”特色发展模式。

  “一切入”:将“环境教育”作为助推地理专业特色发展的一个引擎

  “一切入”即将环境教育确定为地理专业发展的特色方向和助推地理专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其必要性与可行性是由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开放性改革趋势以及地理科学与环境教育的学科关联性所决定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加强环境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国家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陆续颁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对全国环境教育作出了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教育部门2003年就颁布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由于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的知识体系和目标体系的内在联系,地理学科成为环境教育的主体学科,地理师范专业更应主动承担兼顾培养和培训环境教育师资的社会责任。同时,我国自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不断强化开放性教育理念和多维课程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呈现出强化实践创新能力、推动教育开放性与信息化等趋势。因此,开展环境教育探索与实践,不仅能有效对接基础地理教育改革,而且能够助推高师地理专业的改革创新。

  “六渗透”: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六大系统

  “六渗透”是指以环境教育助推地理专业特色发展的六大途径,即将环境教育研究与实践全面渗透到地理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六大系统。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渗透环境教育。包括制定兼顾中学地理教育师资和环境教育师资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实施“双目标”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探讨结合环境教育实践的自主研修方案,并将环境教育课外实践与社团活动纳入专业学分认证体系。

  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渗透环境教育。包括通过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探索与实践,强化专业教师自身环保意识、社会责任和行为素养;提升教师及其学科团队学术水平,并提高教师课堂案例教学水平及其课外科技创新指导能力。

  在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中渗透环境教育。包括建设与完善环境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试题库和案例库;开展《环境教育概论》精品课程建设;创建《环境教育概论》MOOC,并出版环境教育系列教材。

  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渗透环境教育。包括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结合区域环境问题现实开展课堂案例教学;结合专题环境问题,组织开展延伸性课程活动,并利用自主开发的《环境教育概论》MOOC,开展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渗透环境教育。包括结合区域环境问题开发区域地理实习专题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库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研究性学习选题库;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开发“双导师制”下的自主研修活动任务;建设校外环境教育推广基地与实习基地;结合环境教育科普活动,加强专业实验室开放性功能建设,并建设校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

  在教学管理改革中渗透环境教育。包括将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全面渗透到教学、学工和学生工作室等管理系统中,同时,将环境教育的实践活动管理全面渗透到学生地理工作室的自助管理范围。

  “四融合”: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系统建设与综合改革的四大融合

  “四融合”是在专业融合发展理念下,通过环境教育的全面渗透,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系统发展与综合改革的四大融合,“四融合”既体现专业发展目标,又体现专业发展绩效。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融合发展。即在专业的内涵建设方面,实现学科—专业—课程系统建设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拥有省级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群体;拥有省级“人居环境”研究基地和省级“环境教育”研究基地;是省级“十一五”、“十二五”“人文地理学”重点建设学科;近年相继建成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尤其是“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是本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专业发展优势突出。相继获得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部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建设项目;拥有省级地理优秀教学团队和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主持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同时,课程建设特色鲜明,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特别是在校级精品课程验收基础上,首创了全国《环境教育概论》MOOC,并运用于基于该“MOOC”的本专业翻转课程教改实践和全校性通识课程学分认定。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融合发展。在专业的功能目标方面,实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三大功能融合。一方面,创新性科研成果丰硕。主持获得国家基金项目16项,获得部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9项,其中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主持获得省级社科成果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共9项。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显著。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研究性学习项目16项,其中部级研究性学习项目2项;学生发表论文37篇,获得省级以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作品奖23项,其中国家“挑战杯”奖3项。建立地方中小环境教育推广基地20多个,2014年成为省级环境教育科普基地;多个省级重大社科委托项目报告和专项咨询报告被省政府采纳,其中《以湖湘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为引领,助推湖南新型城镇化》咨询报告得到湖南省领导批示,促成了湖南省“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

  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融合发展。在实践教育体系上,不断强化课程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并大力加强大学生综合实践平台建设,积极建构立体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大力推动活动性课程实践。积极开展启发探究、合作讨论、班级辩论、练习操作等开放性教学实践,采用了思维导图、翻转课程和案例教学多种创新方法,并以示范公开课、专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验班”经验介绍和新入职教师培训课等形式,积极在全校广泛推广。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延伸性专业实践模式,包括学科教学技能课程的课外“任务式”实训模式和“前移后拓”的专题式野外实习模式。“地理卓越班”还实施了“教师素质拓展课程实践教学成果展演”这种延伸性专业实践创新模式。同时,广泛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通过开放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中心等,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与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教改项目,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支持和指导学生结合专业开展社团活动,成立了天文爱好者协会和环境保护先锋队,指导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环境保护与科普实践活动及其他德育实践活动。

  教学管理—学工管理—自助管理融合。在教学管理方面,重视教学管理与学工管理系统的协调配合,并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性管理,建构了学生参与下的多元一体化人才培养管理模式。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创新计划及其教学管理创新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学工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协同管理作用。包括结合项目研究和团委“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农户水土保持行为调查”和“农村能源使用现状调查”,并配合环境教育研究基地和环境教育科普基地,组织开展各类环境保护宣传。由于党政工作配合、管理协同创新,本院行政学工联合管理团队2010年荣获“湖南省工人先锋号”集体先进奖。同时,充分发挥班级学习小组、学生专业工作室和跨专业班级的项目研究团队的教学管理作用,探索建构了适合于活动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自助式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区别于学生会和团支部以及其他学生社团的课外教学型学生创新管理组织“地理工作室”,积极组织开展了学科赛事、实习汇报、任务式技能实训等各种课外教学活动。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龚双林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