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开学了,她不愿上学被查出抑郁症

发布时间: 2017-09-07 11:21:00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康玉娟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新学期进入第一周,当不少孩子正沉浸在开学的兴奋中时,有一些孩子却在逃避上学,甚至被查出患了抑郁症。记者从金华市第二医院了解到,开学前后该院心理咨询中心的接诊率明显上升,患者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均有,其中不乏产生极端想法的。医生说,不要以为未成年人不会得抑郁症,当孩子郁郁寡欢、无心上学时,家长别疏忽他们发出的求救信息。

  女孩不愿上学竟是抑郁症作怪

  日前,16岁的小丹随父母走进了市第二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父亲一见到医生便一脸无奈地说:“开学了,孩子却说不舒服不愿意去学校,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帮我女儿看看。”

  原来,新学期上高二的小丹最近总觉得头痛、心慌,晚上睡不踏实,白天无精打采,吃饭也没有胃口。刚开学,她就以身体不适为由,连着请了好几天假。父母带她去医院检查了心血管和肠胃,都没发现问题,最后还是消化内科的医生提醒他们去心理专科看看,让女孩的父亲意识到问题的关键。但他又不敢相信,平日里懂事乖巧的女儿怎么会有心理问题?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夫妻俩带孩子找到了心理专家。经过相关心理测试,小丹被诊断为得了抑郁症。究其原因,原来女孩刚上高中时的成绩很好,但上个学期起成绩每况愈下甚至一度在班级垫底。这让她的自信心大受打击,觉得无法实现考上理想大学的目标了,甚至给自己下了“差生”的定义。

  针对女孩的情况,市第二医院精神科二病区科主任童春南给出了建议,首先要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擅长学科的优势。其次要调整自己的目标,许多孩子在入学时给自己定下了较远大的理想和较高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目标难以实现,这时就要调整目标,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当下,稳扎稳打,将目标分解实现。

  此外,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但不是生活与成长的全部。父母要从关心孩子心灵成长、人格塑造的角度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当他们出现抑郁、焦虑症状时,要与孩子感同身受,早日缓解其内心困惑。经过医生开解,小丹的心理症状有所缓和,答应重返学校。对于下一步的治疗,一家人也积极配合,希望帮助孩子早日走出抑郁症。

  开学前后是青少年“心病”高发期

  记者了解到,像小丹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开学前后,市第二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接二连三地碰到类似的问题,有不少与小丹年纪相仿甚至更小的学生,正在受到抑郁症的折磨。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晓蓉告诉记者,这两天她刚接诊了一个小学生浩浩,因为个头小的原因常被同学欺负。临近开学,男孩经常在家发脾气,打骂父母、砸东西,甚至常常说“活着没有意思”等。

  “其实我试图跟儿子沟通过几次,但他情绪烦躁,说班里同学欺负他、给他起绰号,他不想看见他们、不想去上学,没等我说几句,他就把我推出门,把门紧紧锁上。”浩浩母亲担心孩子做出极端的行为,赶忙求助心理医生。王晓蓉说,像浩浩这样不擅与人交往,自己有什么情绪都闷在心里,也不愿和同学、父母交流排解,长时间压抑,最终会导致抑郁,引起学习能力、记忆力等下降。

  那么,哪些孩子容易被抑郁症盯上呢?医生说,该病的发生跟孩子聪明与否、成绩好坏等无关,主要跟天生的性格、家族遗传等因素关联较大。如果有孩子后天遭受重大挫折、长期严重压抑等也容易引发症状。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是“心病”最容易爆发时期,主要集中在两大阶段:一是刚刚升学时对学业、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二是大考前半年至一年内,受到成绩波动等因素影响。

  大人不要以为未成年人不会得抑郁症,当孩子郁郁寡欢、无心向学,甚至嚷着“要自杀”时,家长千万要当真,别疏忽他们发出的求救信息,等到孩子无法上学才就医。如果及早发现,完全可以通过系统治疗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孩子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积极参与到家庭治疗中,时刻注意孩子语言、行为的改变,以免发生消极极端行为。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