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多月了,接到好几次老师的电话。最近一次,老师告诉我全班40多个孩子,没进入状态的只有三个,其中一个是我儿子。排队的时候,他经常自己走开玩,课堂作业到改的时候还是空的,什么也没写……”浙中新报亲子交流群的网友“兔妈”说,儿子平时挺机灵,但一接到老师的电话她就头皮发麻,恨不得马上揪回来问问儿子,在学校到底干什么了。
孩子上学后,有的家长可能会面临一大考验———老师的“告状”。对于孩子的“问题”,许多家长暴跳如雷,不问青红皂白就打骂孩子,因此破坏自己和孩子的关系而不自知。究竟该怎么办才对?
孩子遇到的“问题”
是家长了解他们的途径
网友“新兰”:孩子调皮捣蛋很正常,作为父母最不提倡的就是采取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所导致的结果不但治不了本,还很容易使孩子不服气,从而加重孩子的捣蛋心理。最好的办法是,家长能够经常与老师沟通,帮助孩子改正自身的缺点。
网友“肥波波”表示:如果孩子有什么不听话或者学习不足的地方,老师能告诉你是件好事,方便你监督孩子学习。我经常和老师说,有什么不听话您就告诉我,我回去管教他。
网友“范欣”:老师的“告状”,并非每一次都准确无误。因此,家长接到“告状”不要大惊小怪,首先要做的是核查事实,确保孩子不被冤枉。可以把老师“告状”的内容告诉孩子,问孩子是怎么回事。不过,因为孩子可能会隐瞒和抵赖,所以可以与老师、孩子一起当面澄清事实。家长可以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分析孩子的行为是否真是负面的。如果家长认为不是负面的,可以跟老师进行探讨,这就涉及教育理念和价值观问题。如果老师的“告状”内容属实,孩子确实有问题,家长应该与老师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
网友“特鲁木”:不管老师在电话里讲了什么,先问一下孩子具体原因,不要冤枉了孩子。我们无法不让孩子犯错,父母能做的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不论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的爱他。他都可以在父母这儿得到支持、指引和改正,
网友“xixi”:家长有一个很大的盲区,老师只要一说孩子不好,不问青红皂白地就站在老师那边,帮老师来教训自己的孩子,实则只是为了让老师高兴。还会对孩子说,“这都是为你好”。
网友“润润”:家长不妨把孩子遇到的问题当作是对孩子更全面了解的一个机会。知道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父母培养孩子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他如何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全面发展当然好,但是发现孩子某方面的优势加以引导,孩子也一样能成才。
面对老师“告状”
家长要有智慧地应对
网友“鲁妈妈”:我觉得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有一次,老师打电话给我,说儿子上课打岔,还把作业借给同学抄。老师的语气可不是开玩笑的,甚至还带着几分怒气。不过到家了,我尽量用平和的语气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儿子回答说:“上课打岔,说明我认真听讲了。作业又不是我让给同学抄的,是他们见我写完了,管我要,我也不好意思不给。”我问他:“这算是尊重老师和帮助同学吗?”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跟我说:“妈妈,上课打岔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让同学抄作业,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同学,反而害了他们。以后,如果他们有不会的地方,我可以讲给他们听,作业还是要自己来完成。”
网友“长大呀”表示,面对老师的告状,自己的做法是“隐藏+引导”。女儿低年级段时特别贪玩,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孩子成绩差,一定要抓紧了。”有一次,我当着女儿的面接完老师电话,女儿担心地问,“老师说什么了?”我说:“老师夸你了呢,说你最近有进步了,按时完成作业。就是有时候理解力稍微差点,如果多读几遍题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学期末有机会评‘三好学生’呢。”看我说得兴致勃勃,女儿的小脸由最初的担心转为欣喜。“爸爸,老师真说我能评‘三好学生’?”女儿激动地问我。我就鼓励她:“当然,按照老师的建议做,你一定可以。”女儿听完就走到书桌前,翻开作业认真地读起题目。现在她读小学六年级,成绩在班级位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