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新闻 正文

浙工大义乌研究院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发布时间: 2017-11-16 09:43:42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王婷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昨日(11月15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浙江工业大学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获得了2017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据悉,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是经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以奖励在促进产学研合作及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

  自2014年浙工大义乌研究院入驻我市以来,针对高校产学研合作难、成果转化难等现实问题,在建立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服务体系、全方位搭建产学研合作渠道、协助地方培养人才与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进行不懈探索,并取得了不俗成效。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服务体系

  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往往存在高校教师科研思维与市场经营思维存在巨大差异、高校科研成果距离市场远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院采取“产业化团队(平台)+公司”的模式进行孵化培育,为产业化项目团队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创新形成“技术服务+新产品众筹转让+主打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经营模式和“科技团队(平台)+公司”的高校科技成果培育孵化模式。

  三年来,研究院先后促进14个产业化项目团队携43项知识产权来义创业,注册公司13家,签订投资意向3850万元,开发新产品28个(其中国际首创产品2个、国内首创产品1个),注册商标3个,开设自有品牌淘宝店3家、微信商城2家,完成营业合同额7669万元,税收200万元。

  全方位搭建产学研合作渠道

  前几日,在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浙工大陈素红教授团队与浙江森宇有限公司签订了“铁皮石斛改善睡眠产品开发及饮料护肝功能评价”的合作合同。该合作项目预计可带动国草饮料销售突破1000万元。

  三年来,在推进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研究院针对企业创新内在需求不足、校企互不信任、技术需求和供给信息不对称、政府支持政策不落地等问题,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渠道,将浙工大10个省部级以上平台延伸到义乌,落地开展科技服务,并创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义乌市首家外籍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信息记录所共建“一带一路”重点专项“浙江省光电信息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三年来,获批省部级平台荣誉7项,申报专利150项,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合同330余项,服务了义乌80余家企事业单位,项目完成后预计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益超10亿元。研究院连续三年参加四场浙江省科技成果竞拍会,累计有19项成果参与竞拍,总成交价2605万元;3项科技成果参加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签约合同金额1320万元。

  协助地方培养人才与引进高端人才

  研究院充分宣传和利用义乌市人才政策,通过高校学术圈吸引高端人才来义申报人才项目;利用内部产业化项目、科研平台以及义乌市科技平台吸引人才来义工作;制定政策吸引大批博士生、硕士生等来义实习、实践;围绕义乌产业需求、市场需求开展人才培训;依托浙工大教育资源,启动中学生美国西海岸游学、韩国留学以及“三位一体”辅导等项目。

  三年来,研究院围绕义乌各类人才需求,依靠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吸引14个浙工大产业化团队300余人在义创业;9个科研团队95人长期在义开展科技服务活动,聘任100余名特聘研究员来义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协助赵云波教授入选第四批“义乌英才”计划;邀请10位外国专家来义开展科技合作,累计在研究院工作时间近300天;2015年11月,为浙江作出突出贡献的维亚切斯拉夫·彼得罗夫院士,被浙江省政府授予“西湖友谊奖”;协助义乌市科协推进柔性引进院士工作,建设院士专家智库,开展“院士专家义乌行”活动,累计接待来义院士50余人次;组织10余支教授博士团、30余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义从事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培训各类人才1万余人次。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