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教育>教育资讯 正文

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字里行间

发布时间: 2025-09-18 09:48:46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当下,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各地中小学校在教育“双减”中探索科学教育的“加法”,不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系统呈现反映我国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迹,人民教育出版社参与编写并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元素融入字里行间。以语文为例,薄薄的课本里蕴藏着一片璀璨的科学星空。

  翻开今年秋季学期新投入使用的教材,这片星空越发璀璨。

  我们可以重温许多“老课文”:《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张衡的好问,《一定要争气》体现了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志向,《活板》《邓稼先》影响了一代代人。我们可以读到新故事:《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蛟龙”探海》《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等课文是首次进入中学教材,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的创新力量。特别是课文里书写的一名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工作者,共同诠释着科学家精神,成为孩子们在教材里追的“星”。

  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求实态度,也贯穿在教材的每篇课文、每个细节中。课文要做到文质兼美,便教利学,离不开精打细磨。《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的作者王宏甲根据教材需求,将22万字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浓缩为一篇3000字的课文,五易其稿。他还走进教材试教试用的课堂,听取并吸收师生意见。

  除了语文教材,科技成就和科学家故事也频频出现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历史教材中。既包括张仲景、祖冲之、沈括等古代杰出人物的故事,也有程开甲、钱学森、郭永怀、袁隆平、屠呦呦、黄旭华、于敏、黄大年等人的事迹。在“爱科学学科学”“确立人生目标”“维护国家利益”“学史崇德”等单元、栏目中,历史长河里的一名名科学家如一颗颗星,交相辉映,与师生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课本中的天幕是那样繁星闪烁,照亮了孩子们求知创新的道路。期待更多小读者一起翻开教材,怀着崇敬之心,仰望这浩瀚的科学星空,感受中国科学事业的奋进与辉煌。

  (作者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

  《人民日报》( 2025年09月17日14版)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