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后,考生小吴一直闷闷不乐,她觉得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原先期待的理想大学相距甚远。想到父母为供自己和弟弟上学,每天早出晚归,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陷入深深自责中。
中高考成绩的揭晓,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考生因发挥失利,会有深深的自责、懊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义乌绣湖中学心理老师吕美花说,中高考结束两周后,是心理问题高发期。从医学角度来看,中高考结束之后,无论是出现抑郁、自闭的情绪,还是过度兴奋,都属于“考后综合征”的症状。
有的考生在压力面前可能不知道如何调节,甚至做出后悔一辈子的过激举动。比如,有的考生原本热情开朗,但考试后情绪低落、少言寡语,不愿见同学和亲友;有的考生明显地表现出负面情绪,说出“活着真没意思”“做人太累了”等话,一旦有类似情况,家长应高度重视。
孩子们高考时精神高度紧张,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负荷,高考结束后突然彻底释放,容易形成很大的心理落差。高考过后录取与否,焦虑不安在所难免。考试发挥不理想的同学,更容易情绪低落、灰心丧气,严重者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考生可以通过看电影、读书,跟好友聊天或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家长也要注意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帮助孩子舒缓负面情绪。
考生复习备考期间,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考后需要放松一下,但放松绝不是放纵。
考生最忌讳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通过喝酒、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宣泄压力不可取。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参与一些正规的团体活动,或者组织家庭温馨之旅。
如果考生在考后很难恢复生活节律,注意力不能集中,也可找心理医生咨询,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一次心理应激过程,即使是心理素质好的考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高考前与高考期间,孩子们忙于学习,家长和孩子较少交流思想,高考后父母有必要与子女多沟通,陪孩子一起放松,如一起去看文艺演出或到公园里走一走。
高考后,家长或考生情绪变化都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冲突,双方应注意及时沟通,化解暂时的心理压力,直面全新的生活。
考生应在考后逐渐放松,适当早睡,增加睡眠,同时进行一些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机能逐渐调整到平时状态。家长要适度引导,出门游玩、爬山、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