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学校、家长该思考的问题。作为最重要的民生领域之一,教育话题每年都是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今年也不例外。
“优化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校布局。推进百园工程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理顺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推动高中特色化发展,深化省级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支持民办教育优质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队伍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公平要落实到底
十九大报告中曾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质量”两个词,彰显出缩小教育鸿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概括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
教育公平关系到千家万户,社会各界对此有极高的关注度。据了解,义乌自实施阳光招生政策以来,深化教育领域制度改革,完善招生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为促进教育公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成效是明显的,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政协委员朱向东通过对身边的部分学校、师生及家长的关注和了解,发现义乌在教育公平的执行力方面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师资配置不尽如人意。部分学校存在“一边倒”的现象,即学生素质好的班级,配置全科优秀教师;反之,任课教师水平相对薄弱。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第二,城乡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存在“剪刀差”。相对而言,优质师资总是流向城区的学校,农村优秀教师不断流向城区或城郊,部分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才。此举会导致“葫芦现象”:鼓的越鼓,细的更细。
针对以上种种,她提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现城乡师资均衡”的建议。比如说,采取多种办法,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或支教,加大政策倾斜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让优秀教师愿意去、待得住;配置班级师资力量时,充分考虑各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均衡性,摒弃“一边倒”现象。
-外来建设者子女按“学区”就近入学
外来建设者子女,义乌一个“特殊”的生活群体。为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随父辈被动迁徙到异乡,成为本地一个独特的受教育群体。
这些年,义乌一直努力张开怀抱接纳这些孩子。除外来建设者子女学校外,只要符合相关条件,他们就可以与本地孩子一样上公办的学校。但,仍有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面临就学压力和尴尬。
在大陈镇经营制衣厂的人大代表楼彩芳直言,对大多数外来建设者来说,初为父母时,是“孩子跟着大人走”;等娃到了上学年龄,则是“大人跟着孩子走”。
她说,现在义乌一般是以父母社保缴纳年限来筛选外来建设者子女就读条件,这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好办法。但由于一些原因,各个镇街及相关学校在条件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打个比方,竞争激烈的佛堂需要交足36个月的社保才行,但到了大陈只需要交满12个月。于是,很多家长就会把子女送到大陈来就读,从而导致大陈社保缴纳时间提高到20多个月。这样一来,社保缴纳满12个月却不足20多个月的大陈外来建设者们就面临尴尬:要不带孩子回老家,要不大人孩子“分居”,选择离大陈较远的其他学校。
“就近原则方便父母接送,也相对安全。”楼彩芳认为,义乌各个镇街的发展不一样,外来人口数量也大不一样,应该根据就近原则,因地适宜。为此,她个人建议,在满足必要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外来人口的暂住证或居住证地址来划分其子女的学区。在学区范围内,优先录取满足条件的,再录取非学区学生。
-优化学前教育破解“入园难”等困境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正教育的开端和基础。去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幼有所育”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上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相关统计表明,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为18%,本地户籍公办资源覆盖率为51.51%。”人大代表石峻原认为,义乌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入园难”“入园贵”依然困扰着不少学前段家长。
为此,他提出以下几个建议: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市逐年安排建设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其中,加强对农村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的建设。第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投身到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之中;进一步完善普惠性幼儿园的标准,并做好指导、监督。第三,遏制过度逐利行为和过高收费,改善办园条件。第四,科学合理布局校园,玩具以及幼儿图书等各类教学设备应符合标准和规定,提倡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游玩中学到各种实用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第五,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通过定期培训、完善考核和信用记录以及奖惩措施等方式,提高幼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